忽然

作品数:640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四益黄永厚邢海珍沙建红刘庆淮更多>>
相关机构:新华通讯社瞭望周刊社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书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忽然间,安静的小城来了一群人
《书摘》2018年第5期76-80,共5页张曼菱 
一座古城苏醒了“西南联大”这四个字,我第一次听到,是从父亲的口中。幼年时,父亲牵着我的小手,来到金马碧鸡坊,先讲这两座牌坊的天文奥妙:据说,每过一个甲子,金马与碧鸡各自倒映的日影与月影就会对峙,方向相反,形成对接之奇...
关键词:小城 安静 西南联大 碧鸡坊 首饰店 杂货店 小吃店 父亲 
忽然想到——说公务
《书摘》2009年第10期112-113,共2页陈四益 黄永厚(图) 
“公务”,据《辞海》解释,就是公事。《现代汉语词典》稍详,说是“关于国家或集体的事务”。好像没有疑义。但到了实际生活中,问题还是很多。
关键词:公务 《现代汉语词典》 《辞海》 实际生活 
忽然想到——行外说房
《书摘》2009年第4期120-121,共2页陈四益 黄永厚(图) 
大概在20年前吧,虽说中原城市仍相当破旧,更无论西部,但沿海地区高楼大厦确实建了不少。那时有一个俄罗斯小姑娘随她的父亲来到中国,看了北京、上海,天真地问父亲:“他们哪里来那么多钱盖大楼啊?”陪同他们游览的中国朋友回答:...
关键词:沿海地区 俄罗斯 中国 父亲 
忽然想到——“礼”的延续
《书摘》2009年第3期100-101,共2页陈四益 黄永厚(图) 
中国人重“礼”,因为几千年间中国社会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专制社会。为了维系这个社会制度,就得有“礼”,借以处处体现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大到官制设定,小到婚丧觐宴、穿衣吃饭,依人分等,都有规定。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关键词:“礼” 古代官制 中国社会 社会制度 社会秩序 文化风习 中国人 官僚 
忽然想到——问责
《书摘》2009年第1期118-119,共2页陈四益 黄永厚 
“问责”一词,近年屡见,大概是从“问罪”一词衍生的。“问罪”,太锐,“问责”舒缓,对那些并非直接肇事而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听来比“大兴问罪之师”一类语言容易接受。
关键词:问责 领导责任 类语言 
忽然想到——说粗鄙化
《书摘》2008年第12期106-107,共2页陈四益 黄永厚 
一柳鸣九回忆钱钟书,说在大楼门口遇到,钱先生总是面带微笑,点一点头,侧身让对方先走,不管先来后到,不管熟识与否,也不管是后生晚辈。这是一种优雅。这种优雅在有教养的前辈中十分普遍。同学生交往,他们总是谦和容让,循循善诱,即便冒失...
关键词:语言 行为 粗鄙化 文化象征 知识分子 政府官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化传承 制度文明 无用 
忽然想到——以吏为师
《书摘》2008年第11期76-77,共2页陈四益 黄永厚 
一以吏为师是李斯的发明,经秦始皇认可,便成了秦朝的国家政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二私学起于孔子,但孔子的学说在他生活的时代始终未被各国君主采纳。他虽然东跑西颠儿,游说诸侯,却一直不曾得意,所以没有...
关键词:以吏为师 秦始皇 李斯 思想界 孔子 国家政策 发明 史记 异端 政权 
忽然想到——力格尔龙
《书摘》2008年第10期28-29,共2页陈四益 黄永厚 
一"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这是俗语,但俗语不俗,其中道理,当得杂书百卷。我说的杂书,是指那些市场上铺天盖地、教你成名、教你发财、教你当官,忽悠得你晕头转向的所谓畅销书。我不看这类杂书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他讲的确有神效,...
关键词:毛泽东 红酒 中国历史 皇帝 人体 刘少奇 文革 健康饮品 一致 自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