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界

作品数:1046被引量:119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章清张太原张光芒邹小站许晓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思的奔涌——追忆思想者李泽厚先生(1930-2021)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一纸虽微,可载星斗。今以墨痕追怀中国思想界“寂寞的布道者”李泽厚先生,致敬其以哲思凿穿时代冰层、以美学重写人性密码的壮阔人生。先生尝言:“思想不需要热闹,需要的是诚实与勇气。”
关键词:思想者 哲思 中国思想界 李泽厚先生 布道者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萌芽与五四时期的科学思潮
《党史文汇》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刘学礼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7JJD77014)。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同中国科技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近百年中国思想启蒙运动来看,新文化运动以彻底的不妥协的精神向封建旧文化宣战,更是在中国思想界高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这场广泛而深...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启蒙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 科学思潮 中国思想界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 
大变动时代的中国思想界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12期5-18,F0002,I0001-I0004,共19页耿云志 
一人们常常喜欢引用西方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话可能令不研究思想史,或不喜欢思想史的人们不快。但这话是确有道理的。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人是有思想的。所以,为了揭示历史运动深层次的各种机制,不能不研究人们...
关键词:教育史 政治史 中国思想界 思想史 经济史 学术史 艺术史 文化史 
“中外”名目下的传统文化观之争——再谈鲁迅与“青年必读书”事件
《南方文坛》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沈庆利 
一、重拾这块“会思想的石头”1925年春围绕《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引发的讨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持续发酵,已演化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一件著名公案。正如杨义先生所说,鲁迅先生当年提出的“要少一一或者竟不一一看中国书,多看...
关键词:青年必读书 传统文化观 杨义先 《京报副刊》 中国思想界 石头 
打孔家店与“思想界底医生”——新文化运动时期顾颉刚的孔子研究述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朱洪涛 
江苏理工学院校级项目“五四新文化中顾颉刚文艺观念研究”(KYY21508)的研究成果;“江苏理工学院中吴青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新文化运动时期顾颉刚的孔子研究摒弃骂来骂去的浮浅之论,梳理辨析事实,挖掘思想的根脉。顾颉刚打破汉儒对孔子所做的各种附会,着力戳穿汉儒道统说,其打破奴隶思维,解放理性,灌注科学精神的行为,本身就是思想革命的一部分。从大的方面讲...
关键词:顾颉刚 孔子 孔家店 新文化运动 思想革命 
胡适“科学的人生观”探析
《华夏文化》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陈颖琦 
“科学与玄学”论战亦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一次著名论战,始于1923年2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所作的题为《人生观》的讲演。论战最初围绕“科学能否支配人生观”这一问题展开,后形成以张君劢等为代表的“玄学...
关键词:玄学派 吴稚晖 张君劢 瞿秋白 丁文江 科学的人生观 科学与人生观 中国思想界 
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理路探赜
《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王格格 
日本马克思主义史学萌芽于明治末期,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以科学性、阶级性、客观性的问题意识及方法论,不仅对日本史学发展产生广泛影响,更由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引介、改造与突破,在中国思想界产生重要反响,推动中国史学的现代转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日本史学 明治末期 史学的现代转型 进步知识分子 中国思想界 发展理路 方法论 
元宇宙的元问题:批判性反思的图绘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何博超 
2021年“元宇宙”这一概念登陆中国思想界,成为引发理论思考的全新契机。围绕这一“事件”,各种前沿性提问层出不穷:一方面集中于科技硬件,反复涉及各种新潮术语和缩写;另一方面则侧重人文反思和未来设想。提问的冲动是自然的,但是,其...
关键词:批判性反思 人文反思 前沿性 中国思想界 未来设想 提问 宇宙 相互矛盾 
新旧之间:卫西琴在民初思想界的浮沉
《近代史学刊》2023年第2期247-263,310,共18页邱念洪 
1914年德国人卫西琴因《中国教育议》在中国发表,借助译者严复的名声,一时瞩目于中国思想界。他的“新教育”理念既包含了欧洲最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成果,又包含了各种尊孔的言论。数年间,卫西琴受邀到各处演讲,受到了思想界持续的关注...
关键词:卫西琴 新教育 严复 尊孔 新旧之争 
清末民初思想界关于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的争论被引量:3
《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6期78-92,M0004,共16页邹小站 
庚子事变后,中国新思想界提出了建立国民政治的主张。当时的中国尚缺乏建立多数人参与的国民政治的条件,但西方平民主义的影响,民主的平等逻辑,以及动员大众参与救亡的现实需要,却使部分中国人开始追求大众民主。与此同时,受传统贤人政...
关键词:平民政治 精英政治 主权在民 清末民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