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病

作品数:2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闫新华陶建平符敖齐刘小芳王祥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通州市畜牧兽医站扬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学报》《河南中医》《四川畜牧兽医》《甘肃畜牧兽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回医简穨、疝、狐病辨证治疗特点探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5年第3期474-479,共6页陈丽平 刘进 刘兴隆 王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传承创新发展科研基金项目(CCCXYB202201);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传承创新专项(CCYB2022006);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项目(ctwx2416,CTYX18,CTYX19)。
以老官山天回医简所载“穨”“疝”“狐”三病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训诂学等方法,对其病名内涵及理法方药进行考辨。“穨”专指阴部肿大下坠的病证;“疝”专指腹部疾病,其义有二:一是腹部疼痛伴病变部位凸起如山,二是病由气聚攻冲所...
关键词:天回医简    辨证论治 文献研究 
基于出土秦汉简帛医药文献认识《金匮要略》阴狐疝气
《河南中医》2024年第10期1471-1474,共4页周登威 胡天祥 高燕翔 
广州市科技局基础与应用基础专题项目(2024A04J2927)。
在西汉初期,狐病与疝病是两类不同的疾病,狐病以症状时隐时现、伴见少腹痛为特点;疝病以心腹痛为特点,狐病与疝病共有腹痛证候。两汉之际或东汉初期,《黄帝内经》成书时,狐病与疝病已呈现融合之象,如出土《脉书》中的偏疝,在《黄帝内经...
关键词:阴狐疝气 狐病 疝病 《金匮要略》 张仲景 
崔公让教授治疗狐病临床经验
《中医学报》2014年第4期510-511,共2页崔炎 王永志 张榜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7BAT10801-053)
所谓狐,是指其症状狐疑惑乱不定,而且有"蚀于喉为"与"蚀于阴为狐"的区别。崔公让教授认为湿热、瘀毒是本病的发病关键,其发病初期多由感受湿热毒气所致,继之中阳受损,脾虚而聚湿酿热,湿热内生;或灼伤阴津,虚火内炽。热邪在内扰乱神明,...
关键词:狐(或虫)病 祛湿化瘀法 崔公让 
狐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0年第8期80-81,共2页姚庆国 
狐狸等毛皮动物,作为经济动物其饲养管理极为关键,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养狐场制定有效的卫生与防疫措施,减少或杜绝狐狸发病,对于提高狐皮质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关键词:毛皮动物 防疫措施 饲养管理 养狐 霉变饲料 疫病控制 高免血清 犬瘟热疫苗 消毒池 疫苗接种 
狐场疫病的防疫措施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第7期118-118,共1页崔岚 计丽娟 蔡丽梅 
关键词:防疫措施 狐狸 疫病 经济效益 发病率 养狐 狐病 
猫抓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科》2007年第1期50-51,共2页曾冰艺 陆柳婷 韦玛丽 邓卓霖 
目的探讨猫抓病漏诊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SD患者资料,有猫抓伤史并作淋巴结活检作HE,PAS,抗酸,革兰氏染色及Warthin-Starry染色作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10例中有7例查到革兰氏阴性,W-S阳性Bartonella杆菌,病理改变多为中央...
关键词:猫狐病 诊断 鉴别诊断 
狐病诊疗三则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年第10期42-43,共2页周绪正 张继瑜 李金善 李剑勇 
关键词: 出血性肺炎 食物中毒 腹水症 症状 诊断 防治 病例 
狐病实用防治技术问答被引量:1
《北方牧业》2003年第6期24-24,共1页闫新华 
问:狐自咬症的病因有哪些?如何防治?答:关于自咬症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现对一些观点和说法介绍如下:(1)病毒感染资料来自于前苏联,证实从患自咬症水貂体内分离到病毒,但后来没有结果。至今仍无人支持这种观点,原因是没人能够再证实发生...
关键词: 自咬症 病毒 微量元素 阴道加德纳氏菌 防治 
狐病实用防治技术问答
《北方牧业》2003年第5期24-24,共1页闫新华 
问:怎样对狐阴道加德纳氏菌进行检疫?答:确定狐是否感染了阴道加德纳氏菌,最好是用狐阴道细菌纳氏菌虎红平板诊断抗原进行检疫,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而快速。具体操作法如下:碘酊局部消毒后,剪断狐一个爪基,用灭菌小试管收取0.3~0.5毫...
关键词: 疾病 防治 阴道加德纳氏菌 检疫 
狐病实用技术防治问答(3)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3年第3期41-41,共1页闫新华 
关键词:狐病 实用技术 防治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