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学

作品数:146被引量:7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阳春欧阳友权晏杰雄吴杰钟友循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文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国文学研究》“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中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 
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湖南文学事业,深入加强湖南文学的研究推介和新锐作家的人才培养工作,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中国文学研究》杂志将从2022年开始,专设"...
关键词:湖南文学 文艺评论 湖湘文化 文学事业 深度参与 栏目宗旨 人才培养工作 繁荣和发展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那有诗”——20世纪湖南文学的审视与回顾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90-93,共4页周宓 李阳春 
20世纪的长沙,曾先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基地和全国抗战文化的中心。湖南近代文学撑起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抗敌救亡"和"湘西世界"成为湖南现代文学的激昂旋律和鲜明画卷;当代作家队伍的崛起和创作的全面丰收成就了"文学湘军"的美...
关键词:20世纪 湖南文学 湘楚文化 
湖南历代散曲创作初论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68-73,共6页赵义山 
湖南历代之散曲创作,在元代以冯子振为第一人,属马致远、贯云石豪放一派重要成员,其成就较高,影响较大;其次则张鸣善、赵岩,二人亦有传世名篇;他们在元代曲坛为湖南散曲赢得一席之地。明代湖南曲家成就不高,未能进入学术视野,明显处于...
关键词:散曲 湖南文学 冯子振 张鸣善 杨恩寿 易顺鼎 羊春秋 
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品格个性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9-12,共4页李阳春 
湘楚文化独特的精神魅力 ,不仅养育了湖南作者独特的傲气、锐气、志气与义气 ,也促成了湖南文学指点江山 ,非我莫属 ;物议朝野 ,唯我独公 ;怀乡思故 ,忘我钟情 ;体察民瘼 ,舍我其谁的独特品格与个性。
关键词:湖南文学 人文精神 品格个性 
通透辩证 切中肯綮──读《湖湘文化精神与20世纪湖南文学》
《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95-96,共2页刘起林 
关键词:作家 湖南文学 湖湘文化精神 地域文学 文学作品 艺术风貌 地方色彩 学术 相同 由来 
湘籍诗人邓深、邓湘皋的创作及成就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64-67,共4页杨柳 
湘籍诗人邓深身居官场而心向隐逸 ,著有《大隐居士诗集》二卷 ,多为抒哲理、咏怀抱、描写田园山水之作 ,于平淡之中含情蕴理 ,体现出一种玲珑圆融之美。邓湘皋的文学创作主要有《南村草堂诗钞》等 ,成就甚高 ,“漂泊~归去”是贯穿诗钞...
关键词:诗人 文学创作 湖南文学 双重主题 雄浑 隐逸 漂泊 艺术成就 作品 隐居 
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审美品格
《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9-14,共6页欧阳友权 
本文认为,流寓文化、理学文化、红色文化和地域文化,构成了湖湘文化的主体内容,也形成了湖南文学最基本的文化背景。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上形成了湖南文学独特的审美品格,即它的“楚味”“辣味”和“俗味”。
关键词:湖湘文化 湖南文学 审美品格 
论“茶子花派”得以形成的基因与条件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1986年第2期101-107,122,共8页艾斐 
文学流派的出现,是创作走向繁荣的标志;而“旗手”作家的出现,则是形成文学流派的核心。湖南的“茶子花派”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周立波这个核心的,而以周立波为核心的“茶子花派”的形成与发展,又有力地促进了湖南文学人才的...
关键词:周立波 湖南作家 文学流派 旗手 湖南文学 基因 思想和艺术 作品 孙健忠 山那面人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