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油16

作品数:10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伟荣孙超才方光华钱小芳李延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温州医学院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农业学报》《种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上海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沪油16号油菜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被引量:5
《种子》2011年第10期92-93,共2页夏鸿亮 汪洪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Y20090258)
[目的]建立油菜的离体再生条件体系。[方法]以沪油16号油菜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激素对外植体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油菜下胚轴在MS0+6-BA 5.0 mg/L+NAA0.1 mg/L培养基中芽再生频率最高可达83.47%,平均得芽率为4.31;再生芽...
关键词:油菜 下胚轴 植株再生 
沪油1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8期74-74,78,共2页王永兴 朱凤根 邓林根 张维官 陆春芳 胡惠根 徐云男 汪淑明 
阐述了沪油16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为沪油16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沪油16 油菜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沪油16”在张家港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第5期74-74,共1页朱松华 张忠明 石志平 钱雪芬 任金高 
"沪油16"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张家港市自2005年引入以来,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本文将介绍其在张家港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沪油16” 种植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双低油菜“沪油16”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第2期51-52,共2页陆安平 
关键词:双低油菜 沪油16 高产栽培技术 生育特性 组合种植 上海农科院 大面积推广 宽窄行种植 
直播油菜不同品种抗寒性分析及防冻措施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6期62-62,共1页吴文安 张瑞金 
关键词:直播油菜 抗寒性强 品种 防冻措施 种植面积 油菜生长 持续时间 沪油16 
双低油菜“沪油15”、“沪油16”摘苔试验研究被引量:11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3期59-60,共2页侯稚群 刘彩琴 费国良 
关键词:双低油菜 试验研究 沪油15 摘苔 种植业结构调整 上海市农科院 种植面积 油菜品种 示范推广 高产优质 
“沪油1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59-59,共1页吴文安 张瑞金 沃正清 
关键词: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技术 上海市农科院 特性 特征 甘蓝型油菜 新品种 品种间 复交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的选育被引量:2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年第4期35-37,共3页孙超才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赵华 方光华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农科攻字2000-1-2)
沪油16是通过品种间杂交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种子含油率为41.22%、芥酸含量为0.74%、硫苷含量为21.20μmol/g。沪油16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3.0kg/hm2,比对照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增产12.0%;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双低 沪油16 选育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农业科技》2004年第5期55-57,共3页王伟荣 孙超才 李延莉 钱小芳 赵华 方光华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14'和'沪油15'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
关键词:甘蓝型双低油菜 “沪油16”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的选育被引量:2
《上海农业学报》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孙超才 赵华 王伟荣 李延莉 钱小芳 方光华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农科攻字2000.1.2)项目。
“沪油16”是采用品种(系)间杂交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种子含油率41.22%、芥酸含量为0.71%、硫苷含量为20.62μmol/g。该新品种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菜籽产量达2387.3kg/hm2,比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增...
关键词:双低油菜 新品种 “沪油16” 选育 甘蓝型油莱 杂交育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