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交

作品数:214被引量:24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章清杞陈幼玉陈志伟李晓燕李美德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国对中日复交前后钓鱼岛争端的认知
《台湾历史研究》2024年第4期49-60,共12页陈海懿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钓鱼岛问题文献集》及钓鱼岛问题研究”(15ZDB049);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课题“新中国关于琉球群岛争议与钓鱼岛问题的因应研究(1949-1979)”(XZGSYJY202301)阶段性成果。
中日复交前后,钓鱼岛争端成为制约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自近代以来英国长期是东亚地区的重要角色,通过解读英国外交档案关于中日复交前后的钓鱼岛问题等内容,可以发现:一是英国积极关注钓鱼岛争端;二是英国以“避免介入”钓鱼岛争...
关键词:中日复交 钓鱼岛 英国 搁置争议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从沙伊复交到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中国推动中东地区和解的历史基础与力量源泉被引量:1
《人民论坛》2024年第19期72-75,共4页刘中民 
2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变局下国际体系与中东地区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JJD810023);202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当代中东国家对外关系史研究”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中国在推动和深化中东地区和解、政治解决中东热点问题、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中国能够促成沙特与伊朗复交、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在中东地区的建设性作用日益增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既是中国坚持和平...
关键词:中国外交 全球安全倡议 中东热点问题 巴勒斯坦 
中尼协定迎新年“开门红”
《中国对外贸易》2024年第2期64-65,共2页刘馨蔚 
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中部,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2021年12月10日,中国和尼加拉瓜这两个遥远的国度开启了复交之旅。两年来,中尼关系呈现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快速推进,复交红利不断释放。
关键词:哥斯达黎加 迎新年 尼加拉瓜 务实合作 加勒比海 中美洲 洪都拉斯 复交 
中美媒体“沙伊复交”报道的中国国家身份构建对比——基于语料库的情感分析与主题建模被引量:5
《外语研究》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闫潼 胡开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17ZDA319)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聚焦外交事件中的国家身份构建,借助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对比分析中美媒体“沙伊复交”报道中的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中方媒体报道呈现强烈的积极情感,聚焦外交作用、外交理念、国际角色、经贸交流、政治...
关键词:国家身份构建 沙伊复交 媒体话语 情感分析 主题建模 
沙伊复交对国际能源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中国对策
《中外能源》2023年第12期1-6,共6页舒先林 梁博 刘明辉 张雅婷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省社科基金前期资助项目)“习近平能源革命及绿色发展重要论述研究”(编号:20ZD050);武汉工程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沙伊复交对国际能源安全的影响及中国对策研究”。
以沙伊复交为契机,中东掀起了一股外交和解潮,由此导致国际能源秩序、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东因其丰富的油气储量和独有的地理位置成为国际能源安全的基石,而中东能源大国沙特和伊朗则是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战略要冲,两国的政治...
关键词:沙伊复交 能源共同安全 能源可获得性 能源流向 人民币国际化 
沙伊复交对地区经济及“一带一路”影响分析
《区域治理》2023年第35期99-103,共5页韩捷 
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将在两个月内恢复外交关系,这一事件对中东地区和国际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回顾了沙特和伊朗自20 世纪以来的关系演变,包括建交、对抗、复交和再...
关键词:沙特 伊朗 “一带一路” 
中东和平的“定时炸弹”
《新华月报》2023年第22期114-117,共4页牛新春 
历经十年“阿拉伯之春”苦难的中东,从2020年开始,一些国家之间“和解潮”风生水起。中东迎来一个相对和平的新时代,停火、复交、和解、发展是这个新时代的关键词。特别是今年3月10日在中国的翰旋下,沙特和伊朗宣布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后,...
关键词:恢复外交关系 阿拉伯之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 中东和平 突尼斯 卡塔尔 复交 
从复交到缔约:当代中日关系法律规范的形成与台湾问题被引量:3
《日本学刊》2023年第5期1-18,168,共19页杨伯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战后日本历史进程与国际影响力研究”(编号:22VLSO14)。
中日从复交到缔约,前后耗时六年,历经艰苦谈判,中日关系通过“两步走”最终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法律上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和内容,规定了当代中日关系的整体架构、政治基础与发展方向。从宏观视域看...
关键词:中日关系 和平友好条约 中国台湾 旧金山体制 日美安保体制 
沙伊复交对中沙伊三边能源安全的意义
《中外能源》2023年第9期7-11,共5页舒先林 张雅婷 梁博 刘明辉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省社科基金前期资助项目)“习近平能源革命及绿色发展重要论述研究”(编号:20ZD05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为拥有重大地缘影响力的中东地区性大国和世界产油大国,沙特和伊朗的复交在能源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中东地区局势“降温”,不仅有利于稳定沙特和伊朗的能源产量,同样也为中国油气进口多元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能源合作是中国与...
关键词:沙伊复交 能源安全 能源合作 政治互信 三边双向贸易 
沙特与伊朗复交历程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被引量:2
《当代中国与世界》2023年第3期97-104,共8页孙德刚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是中国全球治理观的集中体现。中东地区是全球安全赤字和信任赤字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域外大国在中东的“分而治之”策略和代理人战争加剧了中东地区冲突。中国以推动构建人...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东“和解潮” 沙特 伊朗 海湾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