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会谈

作品数:12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春玲王文东刘磊龚洪烈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精华》《时代文学》《报告文学》《史学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70年初美中接触的恢复与美台关系的变化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7年第1期195-206,共12页聂冰玥 刘磊 
尼克松1969年执政后,着手尝试改善美中关系。随着中苏对峙的加剧,美中双方各有所求,1970年初恢复了华沙大使级会谈。同时,美台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美国对台湾当局从全面的支持,逐渐走向有条件和有限度的支持,但美国没有准备放弃台湾...
关键词:尼克松主义 中美华沙会谈 蒋经国访美 美台关系 
趣闻迭起再续中美华沙会谈
《湘潮》2016年第9期39-44,共6页钱江 
中美华沙会谈,是世界近代史上罕见的马拉松式两国大使级外交会谈。第135次会谈,是中美两国打破僵局的一次会谈。为促成135次会谈的举行,中美两国特别是两国外交人员之间发生了一些趣味盎然的故事。 老将出马,雷阳出任驻波兰大使馆临时...
关键词:雷阳 世界近代史 马拉松式 中国大使馆 趣味盎然 外交人员 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正常化 打破僵局 中国外交部 
1958年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的原因探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52-54,共3页王文东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然向国民党所占据的金门、马祖发起猛烈的炮击。这一突然的举动震惊了美国,也震惊了全世界,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连苏联这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都感到措手不及。伴随着隆隆炮声已经消逝,紧张不安的台...
关键词:炮击金门 三和路线 华沙会谈 
华沙会谈:建交前的中美对话
《报告文学》2007年第10期30-33,共4页张兵 
外交笔会的成员主要是现在已经离退休的"外交官"。在我们的眼里他们曾经从事的职业是那么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在国际外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为国家利益付出了青春年华,如今又拿起笔开拓着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从本期开始,由...
关键词:国家利益 印支问题 尼克松总统 核武器问题 两国关系 中美关系 陈毅副总理 民间交往 中美建交 战场 
肯尼迪秘密策划中美建交
《报刊荟萃》2006年第3期23-25,共3页张伟 
2005年11月19-21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中国之旅让两国关系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历史性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他也因此名留史册。其实在那之前十多年,另一位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曾多次试图改善与新中国的关系...
关键词:肯尼迪政府 尼克松 中美关系 华沙会谈 
华沙会谈与中美对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的处理被引量:3
《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97-105,114,共10页李春玲 
华沙会谈对中美双方处理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产生了不同的政策影响和作用。会谈虽然有利于中美决策者了解对方的意图,但会谈使双方的分歧更加尖锐;中国通过华沙会谈调整和改变了对台湾和沿海岛屿的政策,而美国则更加明确了沿海岛屿的政策。
关键词: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华沙会谈 中国 美国 
王国权与“文革”前的中美会谈
《纵横》2005年第1期36-37,3,共3页张兵 
在中国与美国没有外交关系、互不了解的情况下,“文革”前的中美会谈是相互直接接触、相互了解和表明各自立场观点的惟一渠道。中美会谈持续15年,谈判136次,时间之长,次数之多,交锋之激烈,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是罕见的。王国权于1964年...
关键词:中美会谈 “文革”前 华沙会谈 
一九六九年四老帅受命研究国际形势内情
《党史博览》2003年第9期30-36,共7页斯夫 
关键词:中美大使级会谈 周恩来 陈毅 徐向前 苏修 华沙会谈 熊向晖 柯西金 苏联部长会议 尼克松 珍宝岛事件 侵华战争 对外战略 外交部 外务部 中苏边界问题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1972,尼克松访华纪实(中)
《时代文学》2002年第5期4-27,共24页舒云 
十八、尼克松恨不能马上飞到北京去 中美双方进入了心有灵犀的微妙境地,以至显不出哪一方更主动.双方都小心谨慎,用意味深长又微妙的信息和姿态去试探对方,以免这些举动一旦遭到拒绝,不用承担责任.根据美国方面的记载,1969年11月至1970...
关键词:尼克松访华 周恩来 乒乓球队 叶海亚·汗 美国队 毛泽东 时代文学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华沙会谈 太平洋 
美国人在华沙追逐中国外交官始末
《文史精华》2001年第9期24-32,共9页宗道一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是两国关系史上又一处亮点。其最初接触,则充满了局外人难以想像的谋划、焦虑、猜疑、窥伺、突破和决断,其中不乏戏剧性场面;更因当时国际“两强争霸”和国内“文革”这些特定的大环...
关键词:华沙会谈 塞尔 大使级会谈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大使馆 斯托 中国外交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