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形态

作品数:253被引量:41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友峰夏静周宁李良温潘亚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先锋小说”的概念、内涵及其话语形态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7年第4期55-63,共9页张中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1AZD061)阶段性成果
“先锋文学”的概念刚刚被普遍接受之时,已经有批评家在总结先锋的遗产,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作家和批评家对先锋小说反思和总结、创作和讨论都仍在进行之中。有批评家认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探索并没有停滞,先锋的火炬依然...
关键词:先锋小说家 概念 话语形态 内涵 80年代 先锋文学 中国当代 当代文学史 
《理论之后》的问题结构反思
《文艺评论》2017年第3期4-10,共7页李国栋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当代叙事学理论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范式转换研究"(编号:SWU1609312)阶段性成果
“理论之后”(after theory)不是“后理论”(post-theory),因此“理论的终结”完全是一个伪命题。1伊格尔顿颇具反讽意味的标题寄予了文化理论革命性的期望,认为未来的理论应该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力度。“后理论”的英译(post-th...
关键词:伊格尔顿 反讽意味 “后现代主义” 问题结构 后现代 文化进步 伪命题 反现代性 人性本质 话语形态 
跨文化境域中“中国镜像”的自我塑型
《文艺评论》2014年第5期4-10,共7页陶永生 
作者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3CWXZ03)的阶段性成果
多元化历史语境下的东西方文化话语形态共生共荣,为我们认知和捕捉不同文化境域、不同阐释立场之间的“公共文化镜像”的“自我塑造(self—fashioning)”问题提供了宏阔的认识论背景和广阔的方法论视域。
关键词:跨文化 镜像 境域 塑型 中国 东西方文化 共生共荣 话语形态 
知识分子何为──人文杂志之一被引量:2
《文艺评论》1996年第3期12-19,共8页邵建 
知识分子何为──人文杂志之一邵建一、人文知识分子之所为,唯“灵魂”二字,所以人们常说,知识分子是“人类灵魂的工作师”(这当然首指教师和作家)。不知怎的,我对这个耳熟能详的称谓则有点感冒,总觉得它太使命、太教化、太馆阁...
关键词:知识分子 意识形态 中国知识分子 人文精神 精神生产者 话语形态 主流社会 人类精神 人文政治 知识谱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