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现代性

作品数:214被引量:46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树东杨春时张盾陈雪刘泰然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析沈从文《边城》的反现代性特征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19期7-9,共3页宋洮橼 
近年来学界对沈从文的文学立场是“现代性”,还是“反现代性”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他在城市中漂泊,但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却始终未能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从具有“反现代性”的茶峒古城出发,以此来思考现...
关键词:边城 反现代性 重塑自然 
后现代电影教育发展史与课程观——评《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教育及导演课程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6期I0036-I0036,共1页张一弛 
后现代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反映了反现代性、反统一性的文化思潮和审美追求。后现代主义对文艺界的影响是普遍且深刻的。在电影领域,后现代主义不仅影响了电影作品的创作,还影响着我国电影教育的发展,以及电影导演课程观念的转变与课...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 教育发展史 后现代电影 电影作品 文艺评论 教育的发展 课程观 反现代性 
《马桥词典》:反现代性书写中的民族寓言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许馨元 
韩少功于1996年在《上海杂志》发表的《马桥词典》是一部独特的词典体小说。作家在以词典编纂人“我”为叙事者,营构湖南村马桥这个多元性的虚拟边缘空间时,采取了反现代性的叙事立场,着意打乱现代性统摄下的线性时间进程,在重新审视马...
关键词:马桥词典 边缘空间 反现代性 民族寓言 
沈从文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马慧娜 
2019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沈从文的‘别现代性’”(YJ2019-32)。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明确其思想与创作的“现代性”或“反现代性”却是沈从文研究的一大难题。从时间的角度以及沈从文的风景描写与“风景中的人”三个方面来看,沈从文具有“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并行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沈从文 现代性 反现代性 亦此亦彼 
加速与反现代性:传媒行业数字员工的应用与风险
《青年记者》2023年第23期78-80,共3页王怡宁 郭栋 
数字员工具有高效率、可控、节约成本和无道德风险等独特优势,当前广泛用于传媒行业的内容生产、新闻实践、伴读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为融合创新带来了新变化,但也面临个性化风险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数字员工在传媒行业的应用,试...
关键词:数字员工 传媒行业 社会加速 媒体转型 
论《伤逝》的审美现代性:一种反现代性立场
《语言与文化论坛》2023年第2期219-227,共9页曹晶晶 
鲁迅在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性书写中呈现出对现代性予以反思的反现代性书写特征,这在《伤逝》中多有表露,可称之为审美现代性。《伤逝》呈现了鲁迅对启蒙理性、现代家庭、人的解放等启蒙现代性问题的剖析和探索,但文本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
关键词:鲁迅 《伤逝》 启蒙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乳莺出谷》:早期“乡姑娘”影像中的城市假面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11期135-139,共5页柳文慧 
作为“孤岛”后期上海时装片的第一声,《乳莺出谷》的出现加速了古装片的退潮。其“乡姑娘”的主角设定、城乡对立的环境描摹以及揭破都市黑幕的主题教育共同指向城市性、现代性对乡村的入侵。而城市性中包含的城市禀赋、城市韵味、城...
关键词:乳莺出谷 城市性 现代性 乡下大姑娘 反现代性 乡土文化 
反现代性的现代性——本雅明《单向街》的时间意识分析
《人文天下》2023年第10期74-81,共8页徐荣先 
本雅明在《单向街》中提出“此在”,并通过梦境的复述强化了其时间意识中的“当下性”,制造出时间的断裂,解构了作为启蒙现代性特征的线性不可逆时间观,使《单向街》具备了反现代性的表征,这与本雅明的弥赛亚唯物史观是高度契合的。然而...
关键词:《单向街》 现代性 此在 梦境 时间观 
在驴、坎土曼与“西气东输”之间--论刘亮程小说《凿空》的乡土书写
《新疆艺术(汉文)》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唐艳丽 
作家刘亮程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他的小说《凿空》传承和发展了乡土文学传统,小说通过张金的回忆叙事,讲述南疆地区阿不旦村庄的驴、坎土曼等为表征的传统乡村文化与国家“西气东输”现代性工程之间的...
关键词:乡土书写 刘亮程 反现代性 乡土文学 《凿空》 西气东输 回忆叙事 和谐共生 
论李睿珺作品的现实意义——以《隐入尘烟》为例
《声屏世界》2023年第9期41-43,共3页范可正 阮南燕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网络剧伦理体系重构研究”(22NDJC117YB)的阶段性成果。
李睿珺导演的作品总是以家乡为出发点,通过饱含自然诗意的表现形式展现西部乡村图景,表达对边缘群体的关怀和对现代化的反思,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李睿珺导演的新作《隐入尘烟》延续其以往的创作风格,继续聚焦农村,展现土地的独有一面,...
关键词:李睿珺 《隐入尘烟》 反现代性 乡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