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方言

作品数:26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关荣张牧如杨俊王健王毅更多>>
相关机构:淮阴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装饰》《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淮安方音识字书同音表》音系研究
《汉字文化》2023年第9期13-17,共5页张子裕 
《淮安方音识字书同音表》是一本由民国时期淮安人陈捷编纂的、反映民国初年淮安方言语音情况的韵书。该书共列出了278组同音字汇,并在每组内部依照声调将所收各字分类排列,对于研究近代淮安方言的语音演变具有重要价值。文章根据韵书...
关键词:《淮安方音识字书同音表》 淮安方言 官话 音系 
淮安方言的“连V是V”结构
《今古文创》2022年第48期99-101,共3页刘永芳 
淮安方言“连V是V”表达一种匆忙和持续反复的状态。这一结构在形成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而非随意搭配、使用,并能够在句子中充当谓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同时,在语用方面,“连V是V”结构可以反映出感情色彩,表达动作发出者的主...
关键词:淮安方言“连V是V” 构成条件 句法特征 语义特征 语用功能 
方言,文学之“盐”——以张爱玲、沈从文、老舍的方言文学创作为例
《书屋》2021年第5期8-13,共6页肖伊绯 
方言之于文学,好比盐之于饭菜。一顿饭有各种吃法,“舌尖上的中国”百味杂陈,可总也少不了一点盐——有盐才有味儿。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有诙谐风趣的淮安方言,《水浒传》有豪爽劲道的山东方言,《红楼梦》苏北、常州、南...
关键词:百味杂陈 舌尖上的中国 沈从文 张爱玲 淮安方言 四大名著 方言文学 《西游记》 
方言俗字“汪”在淮安历史地名中的运用及释义延伸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1年第8期36-37,共2页许芝浩 
"汪"字在吴楚方言中有代指池沼的含义,在淮安方言体系中,其释义进一步延伸,可代指河、湖等水体,明至民国时期的淮安方志中含"汪"字地名即可作为重要佐证。大胆推测"汪"字释义的延伸,与淮安水系交错的地理环境及明清统治者治河以保运为...
关键词:淮安方言 地名 俗字  
淮安方言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汉字文化》2019年第17期25-27,共3页韩冰 
淮安方言属江淮官话洪巢片淮安小片,又称“淮语”。淮安方言中的形容词生动形式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方言特色。文章以淮安方言中的形容词为研究对象,就淮安方言中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分别加以分析和归纳,在此基础上进...
关键词:淮安方言 形容词生动形式 重叠式 
从淮安方言看《醒世姻缘传》里的一些字词
《文教资料》2018年第24期16-17,共2页陈琨 
《醒世姻缘传》是明清之际用山东方言创作而成的一部小说,书中使用了大量方言词语。淮安是北方方言区与吴方言区的过渡地带,本文根据淮安方言解释了《醒世姻缘传》里的一些词语和用字。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 淮安方言 词语 用字 
淮安方言与《说文解字》的互释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8期120-122,共3页王天慧 
方言是记录语言的活化石,对研究语言演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江淮官话代表方言之一的淮安方言中有一些词,在音和义上与《说文解字》例字相近。这些词主要是名词和动词,它们的词义与《说文》释义相近,只是近似程度不一。淮安方言中...
关键词:淮安方言 说文解字 互释 
淮安方言插图设计
《美术观察》2016年第12期100-100,共1页关荣 
江苏省2015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创业创新导向的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品牌化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苏北乡村非特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研究"(2013SJB840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设计说明:淮安方言曾在明清时期被定为官方语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淮安方言。刘鹗在年轻时期一直居住在准安,《老残游记》中描写的风景建筑,也特别具有淮安地方特色。在淮安地方方言插画设计中,实现了将方言...
关键词:插画设计 淮安 
基于淮安方言的字体设计及应用研究被引量:6
《装饰》2016年第11期140-141,共2页关荣 王健 
2015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创业创新导向的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品牌化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苏北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840003)阶段性成果之一
本文通过对淮安方言特点的分析总结,意在把地域方言这一"听觉符号"转为可传达的"视觉符号",从而达到对淮安方言及地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而文字的表情达意的特征,决定了它无疑是最好的视觉形式呈现。
关键词:淮安方言 视觉符号 字体设计 
淮安方言词缀研究被引量:1
《视听》2014年第11期63-66,共4页倪万俐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1055049X)的研究成果
淮安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中的淮扬小片,无论在语音还是在语法上,都受到了南北方言的共同影响,兼有南北方言的特点。特别是淮安方言中的词缀尤有特色,如前缀"第""初""老""忽""死"等,中缀"里""不""里""得"等,后缀"头""子""巴""巴巴""...
关键词:淮安方言 词缀 类别 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