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胶囊

作品数:8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卢笑晖付晓春王敏伟姜晓群吴洪元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西北药学杂志》《中国药房》《中成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黄连解毒胶囊中栀子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西北药学杂志》2009年第1期50-51,共2页丁光超 王芳芳 叶肖栗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比较了灌胃栀子苷和黄连解毒胶囊后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Gardenoside)采用Hyper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1.0mL·min-1,检测...
关键词:体内药代动力学 黄连解毒胶囊 大鼠血浆 栀子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力学特点 C18柱 检测波长 
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被引量:11
《中国药业》2006年第15期62-63,共2页夏丽娅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黄连解毒汤原方组成及剂量比例配制黄连解毒胶囊(规格为每粒含生药0.3 g)。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胶囊(6粒/次,3次/d),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
关键词:黄连解毒胶囊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观察 
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9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457-460,共4页卢笑晖 丁书文 
在系统回顾有关热毒的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提出“热毒伤络,瘀血闭阻”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机关键的认识。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了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热毒血瘀证的疗效和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热毒血瘀 黄连解毒胶囊 临床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胶囊中5组分的含量被引量:2
《中国药房》2005年第12期940-941,共2页雷鹏 刘韶 李新中 钱康年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亭、盐酸药根碱、黄芩苷、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3种紫外检测波长同时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流动相为水-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连解毒胶囊 盐酸小檗碱 盐酸巴马亭 盐酸药根碱 黄芩苷 栀子苷 含量 
黄连解毒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6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付晓春 王敏伟 卢方正 沈嘉 
目的探索黄连解毒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对高胆固醇血症小白鼠血清胆固醇影响。方法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胶囊 (0 68、1 3 5、2 7g·kg-1)给大鼠给药 7d ,用MVIS— 2 0 0 0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系统...
关键词:黄连解毒胶囊 复方丹参片 红细胞电泳时间 全血黏度(BV) 血浆黏度(PV) 血清胆 固醇 
黄连解毒胶囊的稳定性考察被引量:3
《中国药业》2003年第12期39-39,38,共2页李进华 徐剑 
目的:以黄芩苷为指标,对黄连解毒胶囊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变化,并用经典恒温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该制剂稳定性好,有效期初定为4.5年。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
关键词:经典恒温法 黄连解毒胶囊 黄芩苷 稳定性 薄层扫描法 
黄连解毒胶囊防治脑缺血的药效学被引量:18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付晓春 王敏伟 彭亮 
目的探索黄连解毒胶囊对脑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穿线法观察黄连解毒胶囊 (0 7、1 4、2 8g/kg)灌胃给药对家兔颈总动脉血栓影响 ;观察对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大鼠 (0 68、1 3 5、2 7g/kg)的神经功能障碍及MCAO大鼠的脑梗塞范围的...
关键词:黄连解毒胶囊 脑缺血 药效学 预防 治疗 
黄连解毒胶囊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1
《中成药》1998年第11期1-3,共3页吴洪元 姜晓群 陈贤琼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水提工艺进行研究,认为采用黄连、黄柏共煎及黄芩栀子共煎的分煎法较好,并得出黄连、黄柏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次数3次,煎煮时间90min;黄芩、栀子共煎的最佳条件为:加水量20倍,煎煮...
关键词:正交设计 煎煮 黄芩甙 黄连解毒汤 胶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