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创作

作品数:104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永林佟金丹王光东熊菊香谭桂林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意义”的四种叙事——王安忆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再解释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26-31,94,共6页王军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小说中的时间意识及其<意义>叙事"(2012SJD750007)
新时期小说对于生存"意义"的探索非常丰富和个性化,而王安忆的"意义"自觉表现得尤其突出,在新时期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通过对现实生活和时间意识的敏感把握,王安忆的小说建构出了四种关于"意义"的叙事:审视未来,反思传统,追问性...
关键词:王安忆 新时期 意义叙事 时间意识 
陆文夫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市民化书写
《北方文学(下)》2014年第7期30-30,共1页刘维 
新时期以来,陆文夫的小说创作可以说是渐入佳境。在告别了“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写工厂”后他转而“写社会”,塑造了大量鲜活的市井人物,这些人物形象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市民形象在文学史中的缺席状况,还彰显了现代市民意识,市...
关键词:市民形象 市民意识 市民话语 
论新时期以来的浩然小说创作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46-51,共6页李杰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大转型时期北京作家群的形成;发展与分化"(项目编号:06BZW060)后期成果
新时期以来,浩然可谓"两条腿走路",一是用新作品显示"真实品德和新生",从《山水情》到《苍生》奋起直追,创作了一系列中长篇小说。这些小说,做了有保留的反思,在其50-70年代小说创作的"常"与"变"中徘徊着前进,也不乏小说式精神自传色彩...
关键词:浩然 新时期小说创作 奋起直追 反思与徘徊 精神自传 自传体小说 
汪曾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自然主义的体现
《北方文学(下)》2014年第7期23-23,共1页李蒙蒙 
汪曾祺是新时期重要的复归小说家,本文旨在探讨汪曾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自然主义的自觉流露,论述将从创作观念、创作内容、人性立场与作品语言四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汪曾祺 新时期 小说 自然主义 
茹志鹃从“十七年”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转变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X期12-13,共2页黄欣 
茹志鹃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优秀短篇小说家,其作品《百合花》的发表使其形成了自己的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茅盾同志曾用"清新,俊朗"两个词来形容她的这种写作风格。而在新时期文学阶段,我们又可以窥见茹志鹃在该时期的写作思想和艺术上...
关键词:茹志鹃 十七年 新时期 小说创作 
论谌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8期422-422,共1页杨梅 
作为新时期文坛上曾轰动一时的问题小说写作家,谌容在创作上坚持“不雷同自己,更不雷同于别人”的原则,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谌客式写作道路”。
关键词:谌容 新时期 独特性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地域特色——以第三代陕西作家小说创作为例
《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10期158-161,共4页张秀见 刘黎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1L114)"第三代陕军作品之语言研究"
虽然第三代陕西作家们在小说的写作风格、创作主题等方面都各有特色,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可寻到一个共同的脉络,那就是独特的语言魅力。其中深具口语化色彩的叠音字的运用、各种带有地域特色的名词、动词的运用以及形象的民间熟语的运用...
关键词:第三代陕西作家 地域文化 方言 
归来者的不同吟唱——王蒙与汪曾祺新时期小说创作之比较
《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56-59,共4页黄立华 
王蒙和汪曾祺都是文革结束以后重返文坛的归来者,他们在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在深层次上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文章从身份定位、艺术探索、小说情韵和文学语言等角度对这种差异进行了比较和评析,期望深化对二位新时期重要小说...
关键词:归来者 身份定位 艺术探索 小说情韵 语言表达 
以新时期小说创作为例试论当代文学的消费主义特质及其产生原因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2X期192-193,共2页李鼎 
中国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意识形态在文学作品中的淡化,网络影响力的急速膨胀,消费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其表现形式为:市场化因素占据主要地位,与影视结盟,类型化创作,严肃性减少,娱乐性增强...
关键词:当代文学 消费主义 市场经济 类型化 娱乐性 创作主体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现实语境与价值取向
《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107-110,共4页佟金丹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商品化社会的形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新时期小说及时对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作出了生动的反映。大众认可的世俗化生存样态和知识分子追求的超越式生存理想作为两种典型的生命追求,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 生存 世俗 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