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自传

作品数:70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文包国红李震刘伽茵杨理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革命抗争”到“青春反叛”--重审《悟空传》的叙事模式与文化政治
《小说评论》2024年第1期116-126,共11页战玉冰 
今何在的小说《悟空传》于2000年4月5日在新浪论坛“金庸客栈”网络连载完结,在网络阅读与实体书出版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仅就实体书而言,其先后推出了“初版”“修订版”“全版”“特别珍藏版”“完美纪念版”等多个名目不同的版本...
关键词:叙事模式 精神自传 金庸 网络阅读 《悟空传》 珍藏版 改编电影 今何在 
《不虚此行》:精神自传、普通美学与元电影——刘伽茵访谈被引量:4
《电影艺术》2023年第5期88-94,共7页刘伽茵 王小鲁 
《不虚此行》是一部元电影,当导演/编剧反思自己的生活,这个生活又和电影创作息息相关的时候,就自然地让影片具有了一种元电影的风貌。由于角色的故事和导演的生活经验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同构,本片可以看作导演的精神自传或自省。当影片...
关键词:精神自传 生命反思 普通美学 元电影 
《潇湘多夜雨,岭南有春风》
《全国新书目》2023年第10期64-66,共3页
本书是作者关于人生的系列文字,分为潇湘夜雨、故土风流、女报回眸、鹏城写意四辑。笔触细致、深邃,有对生活的礼赞,也有对人性的探究,态度诚恳、坦白,写人生动真实,写情则感人质朴,既是一部美妙、丰沛的散文作品,也可视为作者的精神自...
关键词:散文作品 写情 精神自传 采访对象 热线电话 生动真实 义工 
永井荷风《断肠亭日乘》中的抵抗及其限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3期186-187,共2页升远 
长期以来的永井荷风研究基本是在将其作为唯美派作家、文明批评家和战时不合作者三个互不关联的向度下展开的。然而,《断肠亭日乘》(以下简称《日乘》)是一部荷风的生活、精神自传,更是一个知识人、文学家所有面向的复杂交错与综合,它...
关键词:唯美派 精神自传 永井荷风 断肠 批评家 合作者 
孙桥村轶话
《上海文学》2021年第9期119-124,共6页吴周文 
我的襁褓之地是如东县的孙桥村,她养育了青少年时代的我。在我书写的精神自传里,自创与当下散文稍有不同的文学呈现:即真实的人物与故事,加"讲故事"的小说叙事,加批判自我的生命体验,再加当下自我的启蒙与思辨,颇似精短的小说。因此,我...
关键词:小说叙事 精神自传 文学呈现 纪实小说 讲故事 孙桥 生命体验 如东县 
精神自传
《外国文学》2021年第4期107-118,共12页陈西军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的精神内省在中世纪受到了压制。宗教改革赋予了个人独特的价值,使精神内省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精神自传的发展。在17世纪英国特定的宗教、政治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下,精神自传盛行一时。它们的存在形式不尽相同,但...
关键词:精神自传 结构 自传 
“镜中水未逝”——何向阳诗文阅读印象
《小说评论》2021年第4期57-62,共6页孔会侠 
《镜中水未逝》是何向阳2004年9月出版的一本书,扉页上的题词是——"给时光"。这本书,可能没有她之前的散文集《思远道》、《自巴颜喀拉》和同年出版的评论集《夏娃备案》更有影响,是本跨文体、带有精神自传性质的长篇散文,其中穿插着...
关键词:跨文体 评论集 精神自传 长篇散文 何向阳 
孙桥村纪事
《美文(上半月)》2021年第4期48-62,共15页吴周文 
遗梦里的孙桥村,证明我少儿的生命曾经鲜活却已腐朽;如鲁迅先生所言,"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孙桥村,是我缘定的"三生石"……我的精神自传,自创与当下散文不同的文学呈现,即真实的故事,加"讲故事"的小说叙事...
关键词:三生石 小说叙事 自我启蒙 精神自传 文学呈现 纪实小说 孙桥 讲故事 
《颓败线的颤动》的“精神自传”性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2期16-26,共11页周维东 
在《野草》诸篇中,《颓败线的颤动》受到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有限的研究成果也多将其视为鲁迅个人思想中散佚的片段。实际上,相对于《野草》中的多数关于梦境的篇章,《颓败线的颤动》"梦中之梦"的结构,让它与其他诸篇形成"审视"与"被审视...
关键词:《野草》 《颓败线的颤动》 精神自传 研究成果 关注度 鲁迅 审视 
作为“精神事件”的写作——林典铇诗歌读记 评论
《滇池》2021年第1期67-73,共7页霍俊明 
在这里我们都是异乡人。——德里克·沃尔科特林典铇的写作方式印证了诗歌写作类似于一场一场的个体精神事件,这印证了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诗歌总是带有程度不同的"精神自传"的色彩,这也是一次次对自我和记忆予以"唤醒...
关键词:精神自传 诗歌写作 个体精神 异乡人 写作方式 唤醒 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