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记录

作品数:51被引量:635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鹿化煜陈发虎刘东生弋双文丁仲礼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力学学报》《中国高等教育》《地质论评》《中国科学院院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林芝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粉尘活动与西风-季风变化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6期1688-1699,共12页韩一筱 宋友桂 程良清 张明玉 兰敏文 
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QZKK010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3-JC-QN-0353)共同资助。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风成黄土是研究区域粉尘堆积过程及西风与季风协同演化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对雅江中游林芝地区900 cm的末次冰期黄土剖面进行了粒度分析,采用参数化粒度端元分析分离出对气候变化和粉尘活动响应敏感的粒级组分,重建了末...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 黄土 西风 印度冬季风 粉尘活动 
运城盆地全新世黄土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6期1700-1712,共13页张妤 杨萍果 赵辉 敖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20740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批准号:42261144739)共同资助。
揭示全新世期间东亚季风演化历史与动力学过程对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古气候研究表明全新世气候在百年至千年尺度上存在一系列气候突变事件,然而目前对中国黄土是否具有记录全新世快速气候变化的潜力仍存在争议。在光释...
关键词:全新世 运城盆地 季风降雨 气候突变事件 
阿坝盆地黄土记录的青藏高原东部末次冰期环境变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4期168-179,共12页徐雪超 刘丽 杨胜利 问琛 李睿 张景钊 王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东部古土壤S1记录的末次间冰期高原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42271159);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粉尘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效应”(2019QZKK0602)。
青藏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的风成黄土沉积是记录过去气候变化和大气粉尘活动历史的重要陆地档案,恢复和重建其环境记录可以为深入理解高原环境演化过程和机制提供重要证据。本研究基于石英光释光测年建立了阿坝盆地各莫黄土剖面的年代框架,...
关键词:黄土 光释光测年 粒度 磁化率 末次冰期 
松嫩平原中更新世以来气候干旱化——来自哈尔滨黄土记录被引量:2
《沉积学报》2022年第6期1702-1717,共16页赵倩 谢远云 郝冬梅 迟云平 康春国 吴鹏 刘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101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H2020D009)。
哈尔滨黄土位于欧亚黄土带最东端,是研究气候干旱化的理想载体,对于重建松嫩平原气候干旱化历史及完善亚洲内陆干旱化东进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松嫩平原干旱化的相关研究相当薄弱,黄土与区域构造—气候—水系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尚未...
关键词:哈尔滨黄土 松嫩平原 气候干旱化 粒度 端元分析 小波分析 
天山北麓黄土记录的30万年以来古气候演变被引量:1
《沉积学报》2022年第3期679-690,共12页陈渠 刘秀铭 吕镔 叶玮 赵国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2155,41772180,41877435)。
对天山北麓黄土分布特点与形成年代的研究,以及以此为载体应用各代用指标的古气候重建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选取黄土—古土壤序列分明,底部S3古土壤发育的鹿角湾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天山北麓的其他多个典型黄土...
关键词:黄土 古土壤 天山 古气候 气候变化 环境磁学 
新疆天山地区不同海拔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被引量:22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5期1244-1253,共10页范义姣 田伟东 杨军怀 王树源 陈梓炫 马亚鹏 陆浩 高福元 贾佳 夏敦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7444);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及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lzujbky-2019-kb01和lzujbky-2020-kb01)共同资助。
新疆天山地区是中亚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气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天山地区不同海拔的3个黄土剖面,结合磁学参数、粒度、碳酸盐、总有机碳含量,探讨该区域地形对粉尘堆积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末次冰消期以...
关键词:新疆黄土 末次冰消期 全新世 磁化率 环境演变 
末次间冰期以来中国黄土记录的地磁漂移研究回顾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1年第4期1412-1419,共8页刘佑堂 秦华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4073)资助。
记录在第四纪沉积物或火山岩中的地磁漂移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地球动力学机制的认识,还为古环境和古生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时间控制点.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的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粒度细、沉积速率高且连续性好,是记录地磁漂移的良好...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 中国黄土 地磁漂移 
黄土记录的中亚干旱区东部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化被引量:3
《冰川冻土》2021年第3期818-826,共9页范义姣 马箫忆 刘慧 王树源 杨军怀 陈梓炫 高福元 贾佳 夏敦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444)资助。
选取位于中亚干旱区东部新疆天山地区的两个典型黄土沉积剖面,通过磁学参数(χARM/SIRM)、亮度(L*)、有机碳/氮同位素(δ13Corg和δ15N)等记录,对研究区内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进行重建。结果表明:早全新世,χARM/SIRM、L*指示黄土成壤...
关键词:黄土 δ13Corg δ15N 全新世 新疆天山地区 中亚干旱区东部 
黄土高原东部(山西阳曲)1.2 Ma以来黄土记录的两次显著干旱化事件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1年第1期272-280,共9页毛永栋 王治祥 庞志斌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No.12120113059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322013).
重建第四纪时期亚洲内陆干旱过程和沙漠的扩张历史对于我们了解东亚冬季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于黄土高原的干旱过程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吕梁山以西的黄土地区,对于其东部还缺乏相应研究.为此,我们对吕梁山东部约1.2 Ma以来的阳曲...
关键词:黄土高原 阳曲 元素变化 干旱化 古气候学 
临汾盆地黄土记录的末次间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特征被引量:3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9期89-94,共6页裴瑜 田庆春 杜五喜 赵格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223)资助。
文中在光释光测年基础上,通过对临汾盆地黄土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和全铁含量指标进行分析,探讨末次间冰期临汾盆地的气候演化特征。研究表明:临汾盆地末次间冰期气候可分为3次暖期,2次冷期,共5个亚阶段,与全球深海氧同位素MIS5阶段中的5...
关键词:临汾盆地 黄土 末次间冰期 气候不稳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