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坑

作品数:531被引量:1958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袁广阔张昌平张国柱郭瑞海徐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夏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田野考古中平、剖图绘制方法思考--以灰坑为例
《华夏考古》2024年第6期143-147,共5页曹艳朋 
在田野考古中,遗迹本身和遗迹内的堆积是两个不同的实物,田野考古绘图时应区分对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想要重点表现的对象来选择绘制遗迹平面图、遗迹剖面图、遗迹剖视图、堆积平面图、堆积剖面图和堆积剖视图的一种或者几种。
关键词:田野考古绘图 遗迹 堆积 平面图 面图 剖视图 
郑州商城遗址内城西南角商代灰坑发掘简报被引量:2
《华夏考古》2022年第5期16-36,77,共22页杨树刚 洪莉 侯卫东 孙广贺(绘图) 杨庆雯(绘图) 祝贺(摄) 翟超(摄) 聂凡(摄)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河南焦作府城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19ZDA23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郑州商城与夏商之际社会变迁研究”(21BKG003)的阶段性成果。
2018~2019年,为配合河南省郑州市书院街环境整治一期项目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区域进行配合性发掘,在该区域北部清理出三座商代灰坑,获取了一批新材料,为郑州商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郑州商城 商代早期 灰坑 书院街 2018~2019年 
青海民和县胡李家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被引量:2
《华夏考古》2019年第5期3-15,58,共14页何克洲 范小慧 王倩倩 褚鑫 马骞 杜玮 杨亚宁 候光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海官亭盆地先秦时期文化遗存的调查和研究”(批准号19BKG0125)资助
201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胡李家遗址的发掘中,揭露2座窑址和1座灰坑。灰坑为仰韶文化晚期,窑址为宋元时期。本次发掘补充了仰韶文化的资料,完善了官亭盆地的文化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关键词:民和县 胡李家遗址 仰韶文化灰坑 宋元时期窑址 
关中地区龙山时代灰坑初步研究被引量:1
《华夏考古》2017年第4期60-69,共10页张小虎 
灰坑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遗迹。以往研究者多关注于其中的遗物,而较少关注遗迹本身。通过对灰坑数量、容积的统计分析,发现与龙山早期不同,龙山晚期关中地区袋状灰坑容积明显缩小而数量增多。结合龙山时代陶器、居住形式等一系...
关键词:关中地区 龙山时代 灰坑 量化分析 
郑州市南关街商代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2
《华夏考古》2016年第1期26-37,共12页汪松枝 姜楠 李扬 王庆丽 蔡强 张家强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资助课题(Y2014-9)
2003年7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陇海东路与南关街交叉口的西南角清理两座商代二里岗下层时期的灰坑。两座灰坑出土遗物丰富,为郑州商城的分期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关键词:郑州市南关街 商代 灰坑 
略论“灰坑”的定名被引量:1
《华夏考古》2014年第2期126-132,共7页付永旭 
"灰坑"本身只是考古学上的一个方便术语,现在常用英文字母"H"表示,用于指称遗址中填充有文化堆积的坑状遗迹。作为一种遗迹现象,其在现代中国考古学肇始之初,已经在田野考古中辨识出来,即为学界所认识。从安特生的"pocket"(袋形坑)的初...
关键词:安特生 仰韶文化 殷墟 坑穴 灰坑 
渑池笃忠遗址仰韶文化晚期人骨研究被引量:7
《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100-109,I0015,I0016,共12页孙蕾 武志江 
本文对河南省渑池县笃忠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灰坑出土的15例人骨进行了人类学的考察,该组颅骨在体质特征上与现代华南地区的居民有些近似。在若干古代和近现代对比组中,笃忠组颅骨的体质特征与尉迟寺组、近代华南组最为接近。推测该组人骨...
关键词:仰韶文化晚期 灰坑葬 南亚蒙古人种 
河南渑池笃忠遗址2006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1
《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3-18,F0002,I0001-I0005,共22页武志江 杨玉华 鲁红卫 祝贺 丁新功 
为配合郑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2006年6月至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渑池县笃忠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灰坑104个,墓葬2座,灰沟1条。除墓葬和灰沟的年代较晚外,其余104个灰坑皆属新石器时期遗存,是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
关键词:渑池 笃忠遗址 灰坑 仰韶文化晚期 
关于地层堆积和灰坑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2
《华夏考古》2008年第1期128-133,共6页燕生东 
本文详细探讨了地层堆积、灰坑和界面等遗迹现象的概念、形成过程、方式、年代,以及相应的考古发掘清理和记录方法。
关键词:地层堆积 灰坑 界面 遗迹形成过程 
临汝煤山遗址1987—1988年发掘报告被引量:24
《华夏考古》1991年第3期5-23,4,共20页袁广阔 
煤山遗址位于临汝县城北0.5公里,北刘庄村西的漫坡土岗上,汝河支流洗耳河自北向南从遗址东部流过。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图一)。遗址中部较高,文化层堆积也最为丰富。1970年,洛阳市博物馆曾在遗址东...
关键词:二期文化 遗址 煤山 二里头一期 灰陶 标本 文化层 灰坑 泥质 口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