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作品数:7315被引量:6915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维武耿云志郑师渠罗志田郑大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
《北京青年研究》2025年第3期21-28,共8页韩启云 胡献忠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青年运动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3VSZ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文化运动初期,基于共和危机的伤痛、政党政治破灭的无奈,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文化认知,才能创造出新的政治体制机制,纷纷祭起“不谈政治”的戒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巴黎和会中国...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 政治转向 马克思主义 
政治与主义之间的“问题”——五四前后胡适的思想倾向
《近代史研究》2025年第2期74-90,M0004,M0005,共19页周月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五四时期基尔特社会主义史料整理与研究”(22BZS122)的阶段性成果。
既往有关“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研究,多聚焦“主义”,而比较忽视“问题”本身的丰富内涵。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则常被置于反对某种主义或转向“谈政治”的两种思想谱系之中。实际上,胡适所说的“研究问题”,并非后...
关键词:胡适 思想改革 政治改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 
驳“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断思想启蒙”论
《历史评论》2025年第2期11-15,共5页蔡胜 黄昆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20D92)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没有中断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而是把新文化运动推向更高的境界,是一场更加深刻的思想启蒙。在世界历史中,“启蒙运动”通常指17—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旨在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威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 思想启蒙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样子
《南风窗》2025年第5期86-88,共3页李少威 
这一次,我想和年轻的朋友们谈一谈,怎样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讨论这一问题之前,还得先面对一个前置的问题:一个人会在什么情况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呢?单就中国而论,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历史上的人们往往是在执着追求真理但陷...
关键词:知识精英 年轻的朋友 俄国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者 执着追求 新文化运动 共同点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每周评论》研究的突破
《决策与信息》2025年第3期44-60,共17页杨宏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每周评论》研究”(22BDJ034),项目负责人:杨宏雨。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每周评论》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每周评论》的编者、作者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人物评价趋向客观公正;2.拓宽了《每周评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思路,多角度探讨了该刊对社会主义的传播...
关键词:《每周评论》研究 社会主义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中国最早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党史纵横》2025年第1期36-36,共1页周铁钧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传人中国。当时,国内许多进步团体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探索中国社会变革,助推新文化运动,组织、参与革命斗争,这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
关键词:革命斗争 中国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末 团体 
用革命文化涵养精神气质
《新一代》2025年第1期15-15,共1页张春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特別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思...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涵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精神品格 增强文化自信 五四新文化运动 精神气质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西古今”之争与马克思主义兴起探赜
《政治经济学研究》2024年第4期120-131,共12页马秋丽 高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及其关系研究”(21&ZD008);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大研究培育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文化叙事研究”(22RWZD02)的阶段性成果。
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华文化转型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针对新文化运动,学界多从某一个方面展开研究,但对新文化运动前后“中西古今”文化风云际会宏大场面的描绘相对较少。新文化运动前后的风云际...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文化转型 “中西古今”之争 马克思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的蓝公武
《历史研究》2024年第12期113-136,187,共25页周月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荷兰藏各国驻中国公使团档案整理、翻译与研究”(23JZD039)阶段性成果。
除胡适、李大钊外,蓝公武也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重要参与者。蓝公武认为“主义”是第一位的,问题全靠主义制造;在研究之外更需鼓吹主义,形成民众运动,实现“根本解决”。但他将十月革命的成功理解为俄人信奉社会主义“与昔日之信奉...
关键词:“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新文化运动 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 民众运动 
主体重构、民族话语与文化传播——论新文化运动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
《传媒》2024年第24期85-87,共3页杨翥鹏 梁春竹 单一耕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从思想到实践的文化革命,它不仅为中国电影的转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思想启蒙,还为20世纪30年代及其后的中国电影创作提供了新方向。在这一时期,创作主体上的转向也重新建构了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中国电影从开始...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主体重构 民族主义 文化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