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作品数:18被引量:9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松卞利汪欣季晓雪张洁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黄山学院同济大学黄山市巅峰旅游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文化遗产》《时代报告(学术版)》《中国勘察设计》《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进程与思考被引量:1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8年第9期102-103,共2页戴宝宽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性国家文化战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实施跨区域、整体性保护模式,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保护区建设...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 徽州文化 
文化自觉视野下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与利用——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三区县为例被引量:1
《黄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1-16,共6页张洁 
在问卷调查的数据基础上,通过对文化认知、文化自觉、文化保护与文化利用四个维度的研究,深入阐释文化自觉视野下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提出了从政府、当地居民、游客、文化保护工作者、文化利用工作者等方面落...
关键词:文化自觉 徽州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 文化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被引量:3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88-95,共8页许敏娟 
2015年度安徽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基金项目(QS201566)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特别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颁布及其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使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十三五期间保护区非遗保护工作...
关键词: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对策研究 
城市建设过程中文化生态的保护——以黄山市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被引量:1
《黄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83-85,共3页陶圣苏 
2011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201SK792)
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带来的最大负面效应是原生态城市环境的消失,原来赖以生存的社区文化等民俗活动不复存在,导致多数非物质文化整体消失或变异,这在中国是普遍的现象。以我国第二个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即位于黄山市的徽文化保...
关键词:城市建设 文化生态 非遗 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被引量:4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34-40,共7页汪欣 
2014年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传统村落为例"(14DH63)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理论基础上,借鉴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和古村落等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经验,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经验表明,文化生态保护...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CIS构建初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28-30,58,共4页许振波 尹伊 
蚌埠学院"设计艺术学"重点培育学科
徽州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本,有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后,徽州文化的保护、传承有了良好的平台支撑,但由于实验区形象树立的匮乏,外界关注度不高,从而制约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在借鉴CI...
关键词:CIS 徽州 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前沿探索——写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六周年
《徽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60-61,共2页方利山 
2008年元月,国家决定在徽州之域正式设立我国第二个国家级民族和地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六年以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作为一种崭新实践和前沿理论探索,两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我们在这六年的学习和实践中...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 徽州 2008年 国家级 实践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被引量:31
《文化遗产》2010年第4期24-30,66,158,共9页卞利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出的创新性尝试,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整体保护的重要途径。如何使保护区建设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与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整体...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徽州文化保护实验区 问题与对策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ABC
《徽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8-9,共2页程永宁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应建立在明确其“是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基础上。这三个问题明确了,建设才有目标,工作才有对象,运作才有办法。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建设 徽州 ABC 
皖赣共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收藏》2009年第10期165-165,共1页
安徽和江西两省正在合作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为我国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也是首个跨省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实验区,范围包括古徽州“一府六县”的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的婺源县。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 古徽州 合作建设 国家级 黄山市 婺源县 绩溪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