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阳固脱

作品数:12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窦昌贵张鲁峰刘向哲张暑霞商洪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解放军第305医院中国药科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药药理与临床》《四川中医》《华西药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法经典方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中国中药杂志》2023年第23期6324-6333,共10页楚心雨 卫晓红 吴雪芬 陈洁 夏欢 夏桂阳 林生 商洪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3978,8210444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后转归。研究表明,众多临床常用中药经典方可有效控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补气活血化瘀 益气养阴 温阳利水 化痰除湿 回阳固脱 
基于“逆传心包”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衰的中医诊治思路被引量:3
《四川中医》2020年第8期1-4,共4页张文斌 刘利男 王震 
新冠肺炎合并心衰的患者为临床的危重患者,目前西医尚未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从"逆传心包"的理论角度,通过总结中医证型规律,分别从透热转气法、凉血散血法、回阳固脱法三个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的方案,为临床提供依据。
关键词:逆传心包 新冠肺炎合并心衰 透热转气 凉血散血 回阳固脱 
回阳固脱方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合并休克临床研究被引量:5
《中国中医急症》2016年第6期1260-1261,1264,共3页郑爱强 王健 
目的观察回阳固脱方辅助西医对症干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合并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基础上结合回阳固脱方辅助治疗。两组疗程均...
关键词:回阳固脱方 西医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发作 休克 
温补心肾、回阳固脱法治疗胸痹心脱
《中医研究》2010年第6期63-65,共3页袁灿宇 袁晓宇 袁智宇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编号2007BAI10B01-054)
关键词:温补心肾 回阳固脱 胸痹心脱病/中医药疗法 袁氏苏心醒方/治疗应用 
经络畅通病无踪(十八)
《医药保健杂志》2008年第19期10-11,共2页荣容 
百会穴:开窍醒脑找此穴时,首先,将大拇指插进耳洞中,两手的中指朝头顶伸直。然后,像是环抱头顶似的,两手手指按住头部。此时。两手中指指尖相触之处,就是百会穴。用指施压,会感到轻微的疼痛。百会有“三阳五会”之称,即足三阳...
关键词:十八 经络 开窍醒脑 足三阳经 足厥阴肝经 百会穴 回阳固脱 升阳举陷 
活血祛瘀辅助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探讨被引量: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5期472-472,共1页王德学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我国肺心病的患病率平均达0.48%,肺心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的差异,东北、西北、华北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多,男女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活血祛瘀汤 肺心病心力衰竭 活血祛瘀 益气固脱 回阳固脱 
神阙穴临床运用探讨被引量:11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45-45,47,共2页王俊伏 
关键词:神阙穴 回阳固脱 温肾补脾 强身壮体 
张山雷治疗中风八法被引量:4
《河南中医》2001年第2期34-35,共2页刘向哲 张鲁峰 张暑霞 
清代医家张山雷在其所著《中风诠》一书中 ,提出治疗中风八法 ,即醒脑开闭 ;回阳固脱 ;潜镇肝阳 ;开泄痰涎 ;顺气降逆 ;养血培肝 ;滋阴益肾 ;通经宣络。此外 ,强调指出在肝阳浮越时的一些用药禁忌。
关键词:张山雷 中风 醒脑开闭 回阳固脱 潜镇肝胆 开泄痰涎 顺气降逆 养血培肝 滋阴益肾 通经宣络 
回阳固脱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华西药学杂志》2000年第1期78-78,共1页张毅 董彩光 
目的:改进回阳固脱口服液工艺和制定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醇沉和吸附沉淀法。结果:吸附沉淀法优越。结论:水提醇沉法省工、省时。
关键词:回阳固脱 质量标准 口服液 制备工艺 
孙氏“灸之生熟法”与临床运用
《中国针灸》1999年第S1期74-75,共2页余福英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它具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温通经络、祛风止痛、行气活血、消瘀散结...
关键词:临床运用 生熟 灸法 扶正祛邪 调和营卫 回阳固脱 行气活血 经络 祛风止痛 外治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