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管束

作品数:18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家声江楠吴金星阎昌琪钱颂文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核科学与工程》《化工设备与管道》《化工装备技术》《应用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股流混合管束高压换热器性能研究
《河南化工》2024年第11期25-29,共5页苏泊源 李卫东 李腾飞 
为了研究换热管螺旋角度、层间距、管间距等关键结构参数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多股流混合管束高压换热器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下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传热和压降性能,分析了其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混合管束...
关键词:多股流 换热器 结构参数 传热性能 压降性能 数值模拟 
滑油冷却器在不同布置方式下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第1期69-72,共4页牛广林 阎昌琪 孟兆明 石帅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11541320)
以68#润滑油为工质,对整体针翅管滑油冷却器的换热和阻力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冷却水入口温度24℃、体积流量20m3/h以及滑油入口温度55℃、体积流量6~24m3/h的实验条件下,获得了滑油冷却器竖直和水平两种布置方式时的换热特性数据,在...
关键词:整体针翅管 强化换热 混合管束 滑油冷却器 
整体针翅管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传热特性对比实验研究被引量:3
《核科学与工程》2011年第4期317-320,326,共5页牛广林 阎昌琪 孙中宁 石帅 南金秋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11541320)
对整体针翅管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进行实验研究,在壳程流通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分别在单流程和双流程滑油冷却器中进行实验,得出混合管束在两种流程下的换热和流动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单流程布置单位体积换热量能达到双流程的1.5倍;总传...
关键词:冷油器 双流程 整体针翅管 混合管束 
整体针翅管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强化换热试验研究被引量:3
《核科学与工程》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牛广林 阎昌琪 孙中宁 石帅 王镭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11541320)
对混合管束滑油冷却器和光管滑油冷却器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当滑油体积流量相同时,前者单位体积换热量较高,压降较小,换热能力强,综合性能优越,表明在同样换热量条件下可以使冷却器小型化。
关键词:冷油器 双流程 整体针翅管 混合管束 强化换热 
滑油冷却器小型化研究
《应用科技》2009年第8期65-68,共4页王镭 阎昌琪 
通过对新型混合管束式双流程滑油冷却器的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换热能力.新型混合管束式双流程滑油冷却器与光管弓形折流板式滑油冷却器,在流动条件总体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说明,新型混合管束双流程滑油冷却器的单位体积换...
关键词:冷油器 小型化 强化换热 整体针翅管 混合管束 双流程 
滑油冷却器小型化研究被引量:4
《应用科技》2008年第2期56-59,共4页南金秋 阎昌琪 
论述了滑油冷却器小型化的主要途径,采用整体针翅管和光管混合管束形式设计并制造了一台纵流式小型滑油冷却器,与光管弓形折流板滑油冷却器、整体针翅管弓形折流板滑油冷却器的实验对比表明,在壳侧相同油质量流量下,其单位体积的换热量...
关键词:冷油器 小型化 强化传热 整体针翅管 混合管束 纵向流 
钉头管自支承式换热器壳程性能研究
《压力容器》2008年第3期18-21,45,共5页江楠 江飞飞 许海峰 
对钉头管自支承式换热器钉头纵向间距分别为20,35和50mm的三种钉头管-光管混合管束进行了壳程性能试验研究,并与纯光管管束试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钉头管自支承式换热器的壳程摩擦阻力系数和传热膜系数的回归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钉头管...
关键词:自支承式换热器 钉头管 混合管束 壳程强化传热 
管壳式换热器混合管束传热与流阻性能研究被引量:1
《广东化工》2005年第10期68-69,共2页易宏 
本文利用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建立管壳式换热器混合管束壳程的理论计算模型,推导理论计算模型中的摩擦系数、壳程阻力损失和传热膜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利用实验数据确定了其中的修正系数。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 混合管束壳程 流体力学 传热学 流阻性能 修正系数 摩擦系数 壳程阻力损失 传热膜系数 
纵向流双面粗糙管混合管束换热器研究被引量:1
《化工装备技术》2004年第3期13-15,共3页吴家声 王庆均 屈仁均 
对纵向流双面粗糙管混合管束换热器进行了冷膜与热膜试验 ,探求该种换热器流体阻力、传热效率以及综合性能指标 α/ ΔP与 Re的关系 ,进而对光管。
关键词:换热器 双面粗糙管 混合管束 冷膜 流体阻力 传热效率 传热面 粗糙度 
新型纵向流混合管束冷凝器制造技术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3年第z2期32-33,共2页张义军 
阐述了新型纵向流混合管束冷凝器结构及制造技术,该新产品对紧凑高效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冷凝器 制造 混合管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