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

作品数:3845被引量:4097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祥建施旗马建峰张跃军刘亮亮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知识产权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标侵权判断中混淆要件的解释适用研究被引量:2
《知识产权》2024年第10期82-96,共15页殷少平 
《商标法》第57条第2项规定了商标相似侵权的混淆要件,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对该要件的理解分歧较大,特别是在涉外定牌加工等涉及商品出口的纠纷中,关于涉案行为是否满足混淆要件的问题,长期争论不休。应基于商标权保护的基本理念,采...
关键词:混淆标准 体系解释 规范目的 判断主体拟制性 
论我国《商标法》驰名商标保护规则的完善被引量:5
《知识产权》2023年第9期3-24,共22页张伟君 
我国《商标法》中的驰名商标规则依然存在诸多认识上的纷争和制度上的疏漏,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完善:应该区分禁止注册规则与禁止使用规则,并明确有关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的执法措施同时适用于驰名商标;需要解决长期以来对《商标法》第13条...
关键词:驰名商标 反淡化 跨类混淆 相关公众 广大公众 
《商标法》第13条第2款(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评注被引量:2
《知识产权》2023年第5期103-126,共24页卢结华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品牌学视角下的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研究”(21CFX079)的阶段性成果
《商标法》第13条第2款规定的是未注册驰名商标在相同或类似商品范围的保护,旨在弥补商标注册制度的不足,制止他人复制摹仿、傍名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消费者发生混淆。其在性质上属于注册豁免的权利取得方式,未注册驰名商标通过驰...
关键词:未注册驰名商标 同类保护 混淆 
商标法中“相关公众”的适用研究被引量:7
《知识产权》2021年第11期31-49,共19页周贺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域问题研究”(17ZDA139);2020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一校人文社科基金“知识产权综合治理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从规范层面来看,"相关公众"术语在商标法及相关文件中广泛存在,但是体系逻辑混乱,解释模糊和不确定,造成商标法基础问题的循环解释等体系问题。从比较法来看,不仅国内对商标法中的"相关公众"缺乏共识,域外商标法对"公众""相关公众""消费...
关键词:商标 相关公众 公众 消费者 经营者 混淆 
商标问卷调查的司法应用--现状、问题及其完善路径被引量:5
《知识产权》2020年第9期61-71,共11页陈贤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YJC82000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8XFX09)资助。
商标问卷调查已成为国外司法审判中的常规证据,在我国也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对司法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商标问卷调查的司法应用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商标问卷调查的应用率极低;第二,商标问卷调查主要由当事人在较难证明的案件中...
关键词:商标问卷调查 消费者调查 混淆 淡化 商标功能 证明力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商业标识保护制度之评析被引量:37
《知识产权》2018年第5期3-14,共12页王太平 袁振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商标法专题研究》
正确解释和评价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商业标识保护制度的前提是正确认识该制度的地位和所提供的保护的特征,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商业标识保护制度在商标保护上的补充地位决定了其提供的保护具有非设权性、补充性和有限性。2017年《反不正当竞...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 商业标识 有一定影响 使用 混淆行为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顶层设计与实施中的疑难问题探讨被引量:60
《知识产权》2018年第1期3-18,共16页郑友德 王活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D打印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4ZDB1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顶层设计上,应注重决定性、前瞻性、协同性、现实性、创新性和谦抑性的指导作用。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增设"遵守法律"的规定,使该法向制止不正当竞争基本法转型,同时面临如何规制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外的"...
关键词:反不正当竞争法 修订 违法行为 混淆之虞 商业秘密 互联网 
支配权视角下的商标侵权混淆可能性研究被引量:4
《知识产权》2016年第4期49-57,共9页曹佳音 
以商标权的基本属性、特别是以商标权的支配性为视角,有助于明确商标侵权的本质是对商标权支配效力的损害,进而得出混淆可能性是商标支配性遭受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判断依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混淆可能性与商标权保护范围及商...
关键词:支配性 混淆可能性 商标侵权 商标近似 
“非诚勿扰”案法律问题研究被引量:14
《知识产权》2016年第1期3-6,共4页李琛 
从三个超越个案的角度对"非诚勿扰"商标案判决进行了批评,认为:电视节目名称并不必然是商标,不能仅仅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确定其所属的服务类别;对于其他法域的法律术语,如果我国立法和学理未普遍接受,司法裁判不宜援引;商标保护的司...
关键词:电视节目名称 类似服务 反相混淆 诚信 
我国注册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理论反思——以2009年以来的35份裁判文书为样本被引量:15
《知识产权》2015年第9期19-25,78,共8页刘维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重大立法问题研究>(14ZDC020);2014年中国法学会课题<商标功能的侵权要件地位及损害判定研究>【CLS(2014)D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年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冲突与协调研究>(2015EFX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9年以来,跨类混淆的理论基础、注册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边界以及"搭便车"的体系归属,是驰名商标淡化机制法律适用中的三个典型问题。其答案可概述如下:跨类混淆立足于混淆理论,《商标法》第13条第1款和第3款应作修正;混淆理论与淡化...
关键词:反淡化 跨类混淆 联系可能性 搭便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