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纤维增强

作品数:119被引量:67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夏冬桃张聪华渊顾伯勤陈晔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PVA-玄武岩混杂纤维增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铁道建筑技术》2025年第2期4-7,25,共5页蒿昭东 
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科技研发计划项目(2022-10)。
将总体积分数2.5%的聚乙烯醇(PVA)-玄武岩混杂纤维掺入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中进行抗压、渗透、抗折试验,分析不同PVA、玄武岩纤维掺量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VA-玄武岩混杂纤维抗压抗折强度增强系数均大于1,为正混杂效应;但...
关键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 PVA纤维 玄武岩纤维 强度增强系数 力学性能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孔隙特征分析
《复合材料学报》2025年第2期1034-1048,共15页黄观送 苏丽 薛翠真 朱翔琛 付勇 叶付凯 乔宏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A20150);甘肃省青年科学基金(23JRRA824);甘肃省科技计划(23JRRA813)。
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测试了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HBPRC)的孔隙特征,对比分析了玄武岩纤维(BF)和聚丙烯纤维(PF)及二者混杂对HBPRC的抗压强度、孔隙率、孔径分布和曲折度的影响,并基于核磁共振T2谱和...
关键词: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 核磁共振 孔隙特征 抗压强度 孔隙结构分形维数 
基于DIC方法的混杂纤维增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硅酸盐通报》2024年第10期3745-3754,共10页虎积元 盛冬发 秦飞飞 霍晓伟 柴正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6202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24Y602)。
为探究混杂纤维增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HFR-RCAC)的基本力学性能,以钢-聚丙烯混杂纤维(HF)体积掺量(0%、0.5%、1.0%)和再生粗骨料质量取代率(0%、25%、50%、75%、100%)为主要试验参数,共制备45组试件,进行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抗折试...
关键词:混杂纤维 再生混凝土 数字图像相关 全场应变演化 力学性能 
新型早强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混凝土》2024年第10期74-77,共4页滕晓丹 李奕璇 陆宸宇 李一方 石骁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62001,52179125);广西大学学科交叉科研项目(2022JCC020);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0593276)。
以硫铝酸盐水泥、硅灰及粉煤灰为主要胶凝材料,通过掺入玄武岩纤维与聚乙烯醇(PVA)纤维,制备出具备早强性和延性的新型早强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S-HFRCC)。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出抗压性能最优的材料配合比,研究了该材料在早龄...
关键词:硫铝酸盐水泥 混杂纤维 水泥基材料 正交试验 抗压强度 早强 
绿色混杂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多尺度分析被引量:1
《建筑科学》2024年第7期130-139,共10页李妍 赵山木 姚子奡 李冬一 
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20210402073GH)。
为研究不同掺量与不同直径的绿色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SCC)抗压性能及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本文分别展开了1.5mm与0.22mm直径的绿色纤维,在不同掺量下对其在28d养护龄期下宏观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同时从微观层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
关键词:绿色纤维 自密实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固废利用 
高温后混杂纤维增强人工砂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混凝土》2024年第7期99-104,共6页许安邦 徐炜圣 廖浩宇 周济 陈宗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163);八桂学者专项(桂政发【2019】79);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重大项目(20223024);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桂科AB21220012);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资助项目(桂科AD21075031)。
为研究高温后纤维增强人工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历经最高温度、人工砂取代率、纤维总掺量和纤维种类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完成了40个高温后纤维增强人工砂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轴压试验。通过试验观察了试件烧失率变化和试件的破坏过程及形...
关键词:高温 混杂纤维 人工砂混凝土 抗压强度 
多尺度混杂纤维增强珊瑚混凝土的单轴压缩性能被引量:1
《硅酸盐学报》2024年第5期1543-1553,共11页刘兵 李元举 王洋 明阳 张轩煜 钱凯 
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桂科AD220359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8201,U22A2024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1GXNSFBA220049,2021GXNSFFA196001);广西绿色建材与建筑工业化重点实验室(22-J-21-9);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AA22068073-3)。
珊瑚混凝土是进行岛礁开发建设的重要建筑材料之一,多尺度混杂纤维掺入可从多尺度改善珊瑚混凝土的受力性能,从而拓展其应用范围。以碳纤维(CFs)和玄武岩纤维(BFs)作为微丝纤维、以塑钢纤维(PSFs)作为粗纤维制备了混杂纤维增强珊瑚混凝...
关键词:本构模型 压缩韧性 协同效应 损伤演化 珊瑚混凝土 混杂纤维 
配筋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4年第2期138-145,178,共9页韩建平 包有乾 许继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243);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7R51)。
改善工程材料韧性和耐久性,提高框架梁柱节点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是提高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代替普通混凝土应用到梁柱边节点,考虑轴压比和加密区体积配箍率的影响,设计6个配筋PVA...
关键词:梁柱边节点 PVA-钢HyFRCC 轴压比 体积配箍率 抗震性能 
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刘文林 徐奥强 韩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抗震韧性的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项目编号:52078243);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功能梯度原理的PVA纤维局部增强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项目编号:2022AH051798);合肥学院人才科研基金项目“基于功能梯度原理的PVA纤维增强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项目编号:20RC31)。
为实现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受荷开裂过程中裂缝的全过程控制,提高其压缩变形性能,在传统ECC中掺加钢纤维,制备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yFRCCs)。以PVA纤维掺量、钢纤维掺量及钢纤维长径比为变量,设计制作22组不同配...
关键词:混杂纤维 工程水泥基材料 压缩变形性能 裂缝控制 
混杂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硅酸盐通报》2024年第3期825-832,共8页罗伊明 张博 刘彦钰 吴守军 付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07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3-JC-QN-0519)。
本文对混杂钢纤维(SF)-聚丙烯纤维(PPF)-硫酸钙晶须(CSW)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进行高温试验(200~800℃),研究了混杂纤维增强UHPC高温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微观形貌观测,探讨了基体裂缝发展过程...
关键词:混杂纤维 超高性能混凝土 高温 物理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