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岩带

作品数:239被引量:2523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裴先治陈有炘李佐臣王国灿刘战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构造混杂岩带的孕灾地质基因与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被引量:4
《地质学报》2024年第3期992-1005,共14页张永双 王冬兵 李雪 吴瑞安 唐渊 任三绍 李金秋 罗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41017);国家地质调查专项项目(编号20190505)联合资助的成果。
孕灾地质基因是指一定区域所具有的促进地质灾害孕生的内在关键因素。板块构造混杂岩带所处的特殊构造部位决定了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和特殊的地质基因。本文在梳理青藏高原构造混杂岩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其孕灾地质基因,包括活...
关键词:板块构造结合带 地质基因 蚀变蛇绿岩带 斜坡地质灾害 隧道稳定性 
蛇绿混杂岩的基质组成及其构造内涵:以东古特提斯为例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2年第10期3449-3467,共19页林伟 王印 刘飞 孟令通 冀文斌 卫巍 褚杨 宋超 吴钦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1855212)资助的成果。
蛇绿岩是恢复大洋演化最直接的证据,是识别板块汇聚边界的一级地质学标志。相比于蛇绿岩,蛇绿混杂岩的基质记录了更多关于大洋板块演化的信息。为了深入理解蛇绿混杂岩基质组成的构造内涵,我们选择了位于越南北部—中国滇东南地区的古...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带基质组成 被动陆缘物源 混杂岩带横向不均一性 印支造山带 古特提斯东部 
武当山腹地晚古生代沉积与火山物质的识别:微体化石和锆石年代学证据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18年第6期1163-1175,共13页王刚 王宗起 武昱东 王东升 王涛 王嘉玮 张航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YK1701、K1615); 国家青年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1402180)联合资助
普遍认为武当山为南秦岭前寒武纪基底,主要由新元古代武当群和耀岭河群构成,局部发育陡山沱组。野外路线调查查明,武当山黄龙-方滩地区岩石单元与区域上广泛分布的前寒武纪有序地层不同,具有明显"block-in-matrix"特征。进一步详细的微...
关键词:锆石测年 孢子化石 晚古生代 混杂岩带 武当山 
东昆仑南缘哥日卓托地区马尔争组沉积物源分析: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6
《地质学报》2017年第6期1326-1344,共19页裴磊 李瑞保 裴先治 刘俊来 李佐臣 刘成军 陈有炘 刘战庆 陈国超 胡楠 高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191、41502191、4117218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CHD2011TD020、2013G1271091、2013G1271092);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编号:中铝基金200801)联合资助成果
为研究东昆仑南缘中下二叠统马尔争组沉积物源及沉积构造背景,对东昆仑南缘哥日卓托地区中下二叠统马尔争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地层划分、沉积环境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尔争组为一套形成于大陆斜坡半深海-深海环...
关键词:东昆仑 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 马尔争组 碎屑锆石 沉积物源 
北阿尔金白尖山地区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7
《地质学报》2017年第5期1022-1038,共17页刘锦宏 刘良 盖永升 康磊 杨文强 廖小莹 杨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5CB856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30209;41421002);教育部创新团队(编号IRT128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课题联合资助成果
白尖山花岗闪长岩位于北阿尔金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东段,呈大套岩株状产出于拉配泉岩群之中。该花岗闪长岩具有较低的SiO_2含量(62.58%~65.05%),富CaO(4.02%~4.98%),铝饱和指数A/CNK<1.0(0.89~0.98),富集K、Rb、Ba,亏损Nb、Ta...
关键词: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 岛弧 下地壳部分熔融 新疆 
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哥日卓托闪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4
《地质学报》2013年第8期1089-1103,共15页李佐臣 裴先治 刘战庆 李瑞保 裴磊 陈国超 刘成军 陈有炘 高景民 魏方辉 吴树宽 王银川 杨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186;40972136;4057212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10205110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CHD2011TD020;CHD2009JC046;2013G1271092);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中铝基金200801)联合资助的成果
对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哥日卓托闪长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对其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进行约束。结果表明,哥日卓托闪长岩锆石Th/U比值(0.63~1.28)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
关键词:闪长岩 LA-ICP-MS定年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 
西准噶尔巴尔雷克蛇绿混杂岩带中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29
《地质学报》2012年第1期188-197,共10页杨高学 李永军 杨宝凯 王海博 张洪伟 佟丽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CHD2010ZY005);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编号XJZBKD2008-04,XJQDZ2009-03)资助的成果
西准噶尔地区巴尔雷克蛇绿混杂岩中的玄武岩与蛇纹岩、放射虫硅质岩和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的泥质粉砂岩与沉凝灰岩形成混杂堆积。对玄武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O2含量为42.15%~44.71%,高TiO2(3.17%~3.77%)、Na2O(1.73%~2...
关键词:洋岛玄武岩(OIB) 巴尔雷克蛇绿混杂岩 地球化学 古洋盆 西准噶尔 
与天山造山带大地构造解释相关的两个地层问题被引量:13
《地质学报》2011年第6期925-937,共13页廖卓庭 陈中强 刘陆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839904)资助成果
①综合分析巴音沟蛇绿混杂岩带(以下简称巴音沟混杂带)构造地层组合所含生物化石群性质,认为安集海组不存在特提斯型早石炭世Gigantoproductus为代表的腕足动物群;巴音沟混杂带蛇绿混杂岩上覆磨拉石相地层体,不应引用含义不清、成因和...
关键词:天山 蛇绿混杂岩带 石炭系 二叠系 浊积岩 陆相地层 构造演化史 
勉县—略阳蛇绿混杂岩带镁铁质—安山质火山岩块年龄和该带构造演化的复杂性被引量:44
《地质学报》2005年第4期531-539,共9页张宗清 唐索寒 张国伟 杨永成 王进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072071;49773182;49732080);地质调查项目(编号200313000057)资助的成果。
位于南秦岭略阳—勉县—镇巴高川一线的勉略蛇绿混杂岩带一般认为形成于印支期,但笔者研究表明,除存在印支期的岩块外,也存在大量晋宁期的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块和岛弧火山岩块:1略阳三岔具岛弧火山岩性质的变质安山质火山岩的Sm-Nd等时年...
关键词:同位素年代学 勉略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秦岭造山带 蛇绿混杂岩带 岛弧火山岩 等时年龄 镁铁质 岩块 构造演化 复杂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