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文学

作品数:32被引量:12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孟繁华王尧王念灿樊迎春江岳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动态》《新闻爱好者》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离去”与“归来”的寻根之路——论孙全鹏《幸福的种子》的新乡土书写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郭俊超 薛景晗 
新时代乡土文学区别于传统乡土文学之处,在于其以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书写着新世纪以来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影响下的新农村、新面貌,使“乡土”不再是蒙昧、无知与落后的代名词,并且与社会产生了更紧密的关联。长篇小说《幸福的种子》便是如此...
关键词:寻根之路 新乡土文学 精神原乡 
新乡土叙事中的“主体性”问题探析
《南方文坛》2024年第5期70-73,共4页周丽华 
“新乡土叙事”抑或“新乡土文学”并不是当下才出现的新话题,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就有相关讨论,但至今却仍然还是一个“未完成”的、开放的、热议中的命题。这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仍在持...
关键词:新乡土叙事 中国式现代化 山乡巨变 新乡土文学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主体性 大变局 科技化 
时代的喻象及其精神样本——论乔叶长篇小说《宝水》兼谈新乡土叙事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23年第6期130-135,共6页曾攀 
一“新乡土叙事”或说“新乡土文学”是近年来学界讨论较为热烈的命题,因其直接对应着当代中国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山乡巨变,成为此一时代重要的文化和精神样本。本人曾在探讨此一话题时,对何谓“新乡土”及其所展露的历史新义进行过界定...
关键词:新乡土叙事 喻象 山乡巨变 新乡土文学 中国乡土文学 长篇小说 20世纪90年代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从乡土文学到“新乡土文学”被引量:20
《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46-60,205,共16页王尧 
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紧密相关,将二者置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有助于在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框架中,理清从乡土文学到“新乡土文学”的历史脉络,揭示“新乡土文学”的基本特征、价值判断和审美方式。“新乡土中国”即现代...
关键词:乡土中国 现代化叙事 乡土文学 新乡土文学 
新时期乡土文学叙事教学研究——评《当代新乡土文学叙事比较论稿》
《新闻爱好者》2023年第5期I0004-I0005,共2页孙大志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土作家群非乡土因素研究”,课题编号:JJKH20191108SK;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吉林省高校来华留学生汉语通用课程标准的设计与研发”,编号:JJKH20200495SK;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地方戏当下民间样态研究”,课题编号:2020B170。
农业文明,始终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线索。从古代王朝史到近代革命史,再到现代奋斗史,农村与农民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巨大背景。而乡土文学也一直以其或宏大或细致的视角叙述着农业文明的发展和变化,见证着泱...
关键词:乡土文学 叙事比较 叙事教学 革命史 奋斗史 中华文明 论稿 
南京地域文学及其他——瘦蠧斋对话
《东吴学术》2023年第1期32-43,共12页丁帆 庞瑞垠 张光芒 
南京地域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京的地域文学(秦淮文学是其标识)的特色是什么,结合庞瑞垠的创作,以“故都三部曲”(《危城》《寒星》《落日》)和《秦淮世家》三部曲(《钞库街》《桃叶渡》《乌衣巷》)为例,谈谈他在这方面...
关键词:南京地域文学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秦淮世家》及其悲剧浪漫主义 新乡土文学 作家写作心境 原生态的感受和乡土情结 文人气节 快餐文化 文学教育 
大学生视域中的江苏新乡土文学现实价值探究
《文教资料》2023年第1期9-14,共6页张宁 李依蕾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大学生文学社会生活研究——以当代江苏乡土文学作品阅读为例”(202213906004Y)。
江苏新乡土文学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之一。本文从大学生视角出发,通过阐述江苏新乡土文学发展概况、分析大学生文学阅读与江苏新乡土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以及聚焦在文学社会生活层面大学生对江苏新乡土文学现实价值的实践,探究江苏新乡土...
关键词:大学生 江苏新乡土文学 文学社会生活 现实价值 
当前语境下的新乡土文学:如何与可能
《艺术广角》2022年第1期4-4,共1页徐勇 
虽然说"新乡土文学"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早有批评家讨论过,但其在今天仍有重提甚至凸显的必要。如果说"文学乃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一命题在当下仍旧有其现实的意义的话,那么在今天再次提出"新乡土文学"就有其历史和现实的针对性及价值了...
关键词:现实生活 历史和现实 新乡土文学 历史巨变 批评家 中国政府 
《在群山之间》:作为扶贫文化记忆的可能性
《百家评论》2022年第1期64-71,共8页巫小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研究”(批准号:19ZDA267)阶段性成果。
《在群山之间》的亲历性与纪实性,见证了当代中国"扶贫运动"的艰难与复杂。时空人事的真实具体与体验的鲜活感,构成本书的重要特质。与其说这是"扶贫文学"的一部力作,不如说这是21世纪中国的"新乡土文学"。100年前经典乡土文学的主要基...
关键词:《在群山之间》 新乡土文学 扶贫运动 文化记忆 
地域性文化书写——郑能新乡土文学创作散论
《社会科学动态》2021年第10期117-120,共4页曹万里 
文章对作家郑能新的乡土文学作品进行阐释和解读,对其地域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作出理性剖析,认为其作品真实生动地描绘了大别山区农民的原生态生活情状,熔铸了作者最质朴深沉的感情;其作品通过乡村传奇故事找寻民族文化之根,揭示出传统...
关键词:郑能新 乡土文学 乡情 乡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