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派

作品数:290被引量:20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中先吴岳添王燕郑立敏谈亚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最好的老师是阅读
《视野》2016年第18期30-32,共3页莫言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
关键词:书读 《骆驼祥子》 林家铺子 新小说派 图书管理员 小学老师 外国作家 《青春之歌》 《林海雪原》 中学语文教材 
为这个世界找“家”——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
《视野》2008年第23期10-11,共2页刘放 
  2008年10月9日晚间7时左右,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成为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关键词:勒·克莱齐奥 获得者 诺贝尔文学奖 新小说派 格里耶 瑞典文学院 
克洛德·西蒙去世
《外国文学动态》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余中先 
据法新社的消息,法国著名作家,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于2005年7月5日去世,享年91岁。
关键词:克洛德 去世 西蒙 诺贝尔文学奖 著名作家 代表人物 新小说派 法新社 
试论二十世纪西欧文学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开放性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21-27,共7页边国恩 
二十世纪西欧文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页即将翻过去了。它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现象,同时还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这不仅仅是因为纷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存在,就是早已为我们所热悉的现实主义...
关键词:审美意识 元性 人类文化遗产 审美视角 托马斯·曼 新小说派 诺贝尔文学奖金 精神分析学说 巴比塞 象征主义 
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被引量:2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51-57,共7页陈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文艺界,形成了一般很有声势的新文艺思潮,评论界称之为“后现代主义”。虽然后现代主义这般文艺思潮遍及小说、戏剧、诗歌、电影、音乐、绘画、舞蹈以及建筑等领域,但它的主要领地是在小说、戏剧、诗歌方面。其...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学 文艺思潮 当代文艺 “后现代主义” 新小说派 文艺评论家 精神分析学 文艺风格 当代历史 文学传统 
“新小说”反传统的文学实验背后——《窥视者》创“新”的文化内涵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50-55,共6页魏善浩 
在文学发展史上,传统与创新永远是一对相反相成的命题:传统需要发展,需要突破,需要创新,否则便成为僵死的规则;但创新又不能割裂传统,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超越特定的文化背景,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键词:“新小说” 文学传统 新小说派 小说题材 实验小说 叙述方式 人生感受 现实主义文学 思想意义 历史意识 
试论晚清小说理论流派被引量:2
《江淮论坛》1990年第6期85-97,共13页袁进 
晚清的小说理论,按其主张大约可以分为四派:一派是以梁启超、夏曾佑、狄葆贸等人为首,以《新小说》杂志为核心(某些人与《新小说》无关,但观点与《新小说》一致),可名之为“新小说派”;一派是以徐念慈、黄摩西为首,以《小说林》为其核心...
关键词:新小说派 晚清小说理论 中国小说 梁启超 西方小说 传统文学观念 王国维 小说界革命 理论流派 政治小说 
小说人物的构成形态及其“行动”动力——小说空间论之八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70-73,共4页李裴 
小说作品中只要出现人物,无一例外地具有某种构成形态和“自身”含藉着某种在作品中“行动”的动力。一般说来,传统的理论具有将小说中人物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的趋向,而某些“新潮理论”,则伴随着“反小说”的衍化,人物成为一个醒目...
关键词:小说人物 小说作品 空间论 构成形态 反小说 现实生活 现代小说 新小说派 自在性 历史小说 
澳大利亚的新派小说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65-72,共8页刘丽君 
一、概述七十年代初期,坐上了美国战车的澳大利亚受到各种政治、哲学、文学等国际思潮的猛烈冲击。一些具有国际化倾向的青年作家标榜他们的作品不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文学和现代派文学,因此在澳大利亚文坛上被称为新派...
关键词:新小说派 青年作家 萨洛特 真实观 短篇小说集 人物形象 政治事件 现实生活 当代知识分子 写作风格 
神工鬼斧 妙绝时人——从王蒙1987年小说创作看他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60-61,共2页王侃 
王蒙同志1987年发表的《来劲》、《庭院深深》、《虫影》三篇小说,属于三种风格,熔古今中外表现技法为一炉,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实在可庆可贺。
关键词:妙绝时人 表现技法 新小说派 超自我 庭院深深 论风格 人物形象 思想内核 人说 《收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