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说派

作品数:290被引量:20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中先吴岳添王燕郑立敏谈亚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欧阳昱《淘金地》:先侨澳洲淘金的奇书
《文学教育》2018年第27期4-8,共5页江少川 
在澳大利亚,欧阳昱是双语作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华文作家的翘楚,而在国内学界对他的关注度似乎还很不够。这或许与他的作品有争议,褒贬不一的评价有关。是曲高和寡,前卫先锋,还是离经叛道,卓尔不群?欧阳昱,毕业于黄州中学,上海华东师大...
关键词:欧阳昱 澳大利亚 新小说派 
我的写作观
《大家》2017年第1期76-77,共2页李唐 
小说发展到当代,其中一个最大的争论,就是故事性。小说究竟要不要注重故事性?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各执一词。有的人主张小说应该抛弃故事性,故事在小说中已经过时,持这种观点的人如以法国作家罗伯·格里耶为首的“新小说派”,他...
关键词:写作观 新小说派 法国作家 故事性 格里耶 抛弃 主张 
试析阿兰·罗伯—格里耶“客观写物论”的内涵与方法论
《文学教育》2015年第12期36-36,共1页李莹 杨静 
阿兰·罗伯—格里耶是"新小说派"中最杰出、最激进的作家,被公认是"新小说派"的领袖人物。他宣称的"客观写物论",掀起了一场颠覆传统小说以人为中心观念的"小说革命",并在创作实践中探究了新的写物方法。
关键词:新小说派 客观写物论 方法论 
论中国当代实验小说本体的内在矛盾被引量:3
《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61-68,共8页邹定宾 
本文对中国当代实验小说与法国新小说在相似的“解构”叙述形态下的深层的文本构成特点进行了比较辨异。从这种比较中,显露出实验小说中普遍存在着的叙述分裂现象:意义解构与意义象征、意义否定中的意义选择间的对抗。本文认为这种分...
关键词:实验小说 法国新小说 新小说派 小说本体 后现代观念 中国当代 叙述单元 意义解构 传统理性 意义否定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被引量:1
《国外文学》1997年第3期87-90,共4页龚觅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龚觅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世界范围内与20世纪文学精神联系最为紧密的19世纪作家之一。在他逝世后的一百年中,他在西方声誉鹊起。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不同,他除了在文学史家笔下备受推崇外,...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拉斯柯尔尼科夫 “现实主义” 巴赫金 《红与黑》 新小说派 人道主义 对话模式 作家 
后现代视角下的新小说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69-75,共7页蹇昌槐 
后现代视角下的新小说蹇昌槐20世纪中期,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信息时代,现代西方文化在经历了一次新的裂变后全面地推进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以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著称的“新小说”也伴随着一次次的理论撞击和兼容异军突起...
关键词:“新小说” 现代视角 后现代主义文化 格里耶 《窥视者》 米歇尔·布托尔 新小说派 未来小说 主人公 历史哲学 
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中的反悖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61-68,共8页徐肖楠 
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中的反悖徐肖楠反悖反悖,是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的独特手法。在他的小说中,违反或有悖于现实逻辑或故事文本自身逻辑(故事发展、情节转变、人物统一、主题生成等)的叙述方式,我们称之为反悖手法。在阿兰...
关键词:反悖 格里耶 故事文本 现实逻辑 《去年在马里安巴》 《在迷宫里》 新小说派 古希腊悲剧 《窥视者》 叙述者 
新小说派对小说艺术的探索被引量:3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115-120,共6页杨剑 
本文以法国小说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作参照,对法国新小说派在小说艺术理论上所作的探索进行了考察和剖析,从三个方面指出了这一流派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及其失误之处:一、这一流派主张取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求作家只描写外部事...
关键词:新小说派 小说艺术 人物形象 叙述结构 小说创作 作家 故事情节 内心独白 现实生活 自然主义 
回答A·纪德的诘问
《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4期54-57,共4页何满子 
现在来谈A·纪德,颇有点薄薄的要求偿还心债的念头。以往对他太不公平;纵使我在言谈和文字中曾多次对他失敬并不会损害他的毫发,但我自己,在稍稍省悟以后常觉歉然。这回藉谈他的一篇散文《一件调查的材料》之机,谨向这位逝去了四十多年...
关键词:纪德 周亮工 我自己 新小说派 一本 牧场主 莫里 次对 使人 莫洛亚 
怀念爱情小说
《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2期31-34,共4页木弓 
读者肯定颇有同感。这些年,越来越难读到真正的、出色的爱情小说了。虽然,两性关系的主题一直是小说家们最为热衷的选择,几乎所有小说家都有这方面的贡献。但是,象张洁早年著名的爱情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这种带有几分傻气、几分浪...
关键词:爱情小说 张洁 张贤亮 新小说派 言情小说 语言叙述 女性情感 苏童 话语形式 写作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