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教育

作品数:39被引量:1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郝锦花王先明吴彦芳邢瑞苗李丽峰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晋阳学刊》《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华书画家》《福建乡土》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浙江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其前身可追溯至1897年近代首批官办新学教育机构——蚕学馆。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
关键词:硕士学位授予权 浙江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 浙江丝绸工学院 新学教育 博士学位授予权 历史文化名城 蚕学馆 
丘逢甲岭东时期诗与教的互动关系探究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68-75,共8页姚则强 
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特色创新类项目(项目编号:2016GXJK103)。
丘逢甲19世纪末20世纪初寓居岭东,其既是“诗界革命”的重要代表,用满腔的爱国热情谱写“新派诗”,又创办新式学堂,大开岭东新学教育之风。丘逢甲诗歌反映的新思想与开创的新境界,呈现了新学教育理念与思想。诗歌创作与新学教育实践之...
关键词:丘逢甲 诗教融合 新派诗 新学教育 
浙江理工大学
《中学生理科应试》2019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占地面积2100余亩。学校前身一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因办学成绩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
关键词:浙江理工大学 教育救国 蚕桑学堂 浙江丝绸工学院 解放前夕 占地面积 实业救国 新学教育 
唐景崇研究考
《文化学刊》2019年第7期248-250,共3页魏民 
唐景崇是一位贡献颇丰的晚清名臣,他不仅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史学家,也是力主倡导新学的教育家;他见证了清政府的大厦将倾和最终覆灭,也见证了光绪帝等一干人对如履薄冰的政权的反省与自救;他既是科举制的受益者,也是废除科举制的执行者。...
关键词:唐景崇 晚清 治史 新学教育 
丘逢甲新派诗人与新学先驱的生命新境界
《文学教育》2018年第30期64-66,共3页王晓晓 姚则强 
潮州市委宣传部"2016年潮州市文化研究基金项目<丘逢甲新学教育思想实践与岭东教育现代化>;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项目<丘逢甲岭东时期新学诗教研究>成果(批准号:2016-C-05)
岭东时期的丘逢甲在成为领导岭东新学先驱的同时,也以丰硕的诗歌作品被誉为"诗界革命一钜子"。从大时代背景中的生命意义出发,考察该时期的丘逢甲如何以"新派诗"的内容形式和新学教育实践其思想,并达成其"新"与"健"的人生新境界,这对探...
关键词:丘逢甲 新境界 新学教育 新派诗 
乔石:母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现代妇女》2017年第5期43-43,共1页赵天骄 
乔石祖居浙江舟山,祖父在城里摆咸货摊,生有三子。乔石的父亲排行第二,少年时即去上海学做生意,受过新学教育,后来在一家家具行当账房先生。乔石的母亲则是上海一纺织厂的纺织女工。
关键词:母亲 老师 浙江舟山 新学教育 纺织女工 纺织厂 上海 
乔石的家教和家风
《恋爱.婚姻.家庭(纪实)(上)》2017年第3期7-7,共1页赵天娇 
“母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乔石祖居浙江舟山,祖父在城里摆咸货摊,生有三子.乔石父亲排行第二,少年时即去上海学做生意,受过新学教育,后在一家家具行当账房先生.乔石母亲则是上海一纺织厂的纺织女工.
关键词:家风 家教 浙江舟山 新学教育 纺织女工 纺织厂 母亲 上海 
乔石的家教和家风
《晚报文萃》2016年第4期92-92,共1页赵天骄 
"母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乔石祖居浙江舟山,祖父在城里摆咸货摊,生有三子。乔石父亲排行第二,少年时即去上海学做生意,受过新学教育,后在一家家具行当账房先生。乔石母亲则是上海一纺织厂的纺织女工。
关键词:家风 家教 浙江舟山 新学教育 纺织女工 纺织厂 母亲 上海 
费孝通:“自将磨洗认前朝”
《书摘》2014年第6期92-93,共2页张冠生 
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学者,作为一名在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界领跑了半个多世纪的学术健将,跑上最后一段路的时候,费先生说了一句话:八十岁了,才知道八岁的时候该看什么书。这话的意思是说,费先生认为自己从幼年就接受新学教育,...
关键词:费孝通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人类学 新学教育 基本训练 社会学 老师 
乡村新学教育的变革与调适——以民国时期晋省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9期104-109,共6页杜慧 
教育部人文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项目号2009JJD840009)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清末以来,近代化进程打破了中国传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城乡区位发展的结构性失衡。而以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为取向的近代新式教育体制的建构,一开始即疏离了乡村社会需求,遂使乡村教育前景惨然命运多舛。民国年间,晋省当局...
关键词:新学教育 乡村社会 城乡分离 教育变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