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派

作品数:468被引量:31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寿桐黄红春白春超陈伟华潘水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柯勒律治诗学主张对五四新诗运动的影响——以朱湘译《古舟子咏》为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610-615,共6页周青 
柯勒律治是英国浪漫主义重要诗人和文艺理论家。20世纪初五四新文学运动爆发,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大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被译介进中国,柯勒律治和他的作品随之进入。柯勒律治的诗学主张影响了新月诗派诗人朱湘,朱湘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
关键词:柯勒律治 《古舟子咏》 诗学主张 新月派 朱湘 
微探《慰劳信集》作为政治诗的艺术手段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9期4-7,共4页吴佳昊 
一、创作背景的转变:从启蒙到救亡朱自清在《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中对新文化运动后十多年的新诗流派做过大致分类,分为“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发展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诗流派与理论已经初具规模与体系,在创作主张、手法...
关键词:卞之琳 格律诗派 中国新诗 自由诗派 象征诗派 五四新文化 创作主张 新月派 
新月派女诗人方令孺的选择
《各界》2024年第9期93-96,共4页刘宜庆 
新月派女诗人方令孺和林徽因,代表了知识女性的两种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与林徽因相比,不论是生活还是诗作,方令孺都很低调。她没有那么多的传奇色彩,但,她有着同样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是,她的悲欢和离愁,她的心酸和不易,无从探知了。194...
关键词:方令孺 女诗人 新月派 人生道路 林徽因 知识女性 离愁 内心世界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诗歌主题展览的策划与延展——以“又见新月——徐志摩与卞之琳联展”为例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7期65-68,共4页缪文君 
在国际视野下,诗歌主题很适合作为国际交流的媒介与桥梁,作为早期新诗主要流派的“新月派”“现代派”,其本身就带有国际渊源。“又见新月——徐志摩与卞之琳联展”向观众展现了这两位诗人的人生境遇与文学理想,纪念“新月派”在中国现...
关键词:卞之琳 徐志摩 新月派 文学理想 诗歌主题 早期新诗 文博事业 人生境遇 
为生活求取形式——臧克家与“大革命”之后新诗的“现实”视阈
《现代中文学刊》2024年第4期63-70,共8页苏晗 
1930年代,臧克家首先以“新月派”一员的身份出场,却因多写作底层劳动者题材,得到左翼批评家们的关注,成为当时最为畅销的诗人之一。这位“农民诗人”在“新现实主义”的浪潮下自觉调整着写作方向,尤其是转向纪实性的叙事诗,并于1936年...
关键词:臧克家 《烙印》 新月派 《罪恶的黑手》 叙事诗 《自己的写照》 
同人办刊模式下新月派刊物的运作
《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2期133-143,共11页付祥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AZW017。
中国现代同人期刊有三种办刊模式:自筹资金办刊、依托商家办刊和依托党派办刊。新月派刊物办刊模式倾向第二种。面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报刊林立、竞争激烈残酷的生态,新月派采取了一系列运作策略,包括刊物策划、营销策略、出版发行方式等...
关键词:同人办刊 新月派刊物 策略 
《再别康桥》的“个性”
《教育家》2024年第8期72-72,共1页陈涛 朱和松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也是新月派的代表作,体现了徐志摩的人生价值追求,也体现了新月派的创作主张。我们在学习中,要用心品味康桥的“个性”(迷人景致),感受徐志摩的“个性”(价值追求),了解新月派的“个性”(创作主张)。徐志...
关键词:《再别康桥》 徐志摩 创作主张 新月派 康桥 割不断 人生价值 《我所知道的康桥》 
“新月”通向“现代”的可能——陈梦家论
《文艺争鸣》2024年第2期138-146,共9页李怡 王艺臻 
国家社科基金领军人才项目(项目编号:22VRC148)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陈梦家在一众后期新月派诗人中堪称中流砥柱。不过由于团体中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大家的存在,其“代表性”意义常常被人所忽略,加之后来陈氏的个人志趣转向了学术研究,长期深耕于考古、古文字研究等领域,...
关键词:中国新诗史 徐志摩 陈梦家 新月派 朱湘 古文字研究 诗史地位 学术研究 
何其芳“新月时期”的唯美诗艺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09-118,共10页周思辉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梦中道路’到‘革命的路’——何其芳文学道路研究”(19FZWB020)。
何其芳1929年至1931年间的诗歌创作明显模仿新月派,从诗的外在艺术形式到内在精神实质都与新月派诗歌高度相似,可称其创作的“新月时期”。在艺术形式上,其诗歌创作严格遵循闻一多提出的“三美”原则,同时也借鉴了“新月派”独有的“用...
关键词:何其芳 “新月时期” 唯美诗艺 新月派诗风 
“理性节制情感”的诗学实践与闻一多“君子人格”的内化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4期299-312,共14页谢君兰 
1926年4月8日,美学家邓以哲所写的《诗与历史》一文刊载于《晨报副刊·诗刊》第2号上,文章倡导新诗人的情感要托于具体境遇,不能无病呻吟。这成为新月派反对感伤主义,提倡“理性节制情感”的基本阐释。闻一多特地做短文《邓以哲<诗与历...
关键词:晨报副刊 感伤主义 诗与历史 节制情感 新月派 诗镌 诗的格律 君子人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