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白浊病

作品数:35被引量: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钱冬刘问石正丽曹铮姜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产》《科学养鱼》《淡水渔业》《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宁地区中华小长臂虾肌肉白浊症的初步诊断
《科学养鱼》2020年第4期57-57,共1页郭思聪 孙娜 刘建男 陆晓岑 马红丽 叶仕根 
2019年3月,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市海珍品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接诊了一例中华小长臂虾肌肉白浊病例,与已报道的虾类肌肉白浊病均有较大差异,现将诊断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2018年10月,辽宁省盘锦地区某养殖场发现部分养殖的中华小长臂...
关键词:诊断情况 疾病防控 病虾 肌肉白浊病 海珍品 虾类 繁殖过程 重点实验室 
津冀地区养殖三疣梭子蟹大量死亡的病原和病理分析被引量:14
《中国水产科学》2017年第3期596-605,共10页王印庚 杨洋 张正 李彬 廖梅杰 邓威 孟繁林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7B03);山东省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2014ZZCX06205);山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项目--山东省海水养殖重要疾病高效专用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2014年7月,津冀沿海地区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暴发疾病,导致大量死亡。患病梭子蟹有两种不同表现症状:一种症状为停止摄食,空胃、空肠,行动迟缓;肌肉白浊、不透明,最后乳化呈牙膏状;该病死亡率达60%~70%,称之为...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 肌肉白浊病 牛奶病 微孢子虫 血卵涡鞭虫 溶解性坏死 
利用卵黄抗体预防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被引量:2
《科学养鱼》2015年第5期57-58,共2页林蠡 伊丽竹 
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1417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52204-12020)联合资助
近年来由于罗氏沼虾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及品种种质退化,罗氏沼虾在育苗和养殖过程中疾病也日益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罗氏沼虾肌肉坏死病相继在我国南方各省暴发,并于2001年大面积流行,导致罗氏沼虾养殖业的重大...
关键词:罗氏沼虾 卵黄抗体 衣壳蛋白 廿面体 感染对象 发病时期 抗生 养殖水体 品种种质 免疫保护 
虾类肌肉白浊病病原和病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水产养殖》2014年第7期44-47,共4页郑佳瑞 潘连德 
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项目(ZF1206);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1101);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
本文针对虾类肌肉白浊病易感染的罗氏沼虾、凡纳滨对虾、中国对虾进行了分析。从病毒、细菌、寄生虫和环境因素方面,总结了近十几年来虾类肌肉白浊病的病原和病理特征。归纳了虾类肌肉白浊病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及综合防治。
关键词: 肌肉白浊病 病原 病理 
南美白对虾养殖及水质调控(上)
《渔业致富指南》2013年第14期79-79,共1页杨华磊 
一、水质管理的基本理念首先根据生态平衡理论,即稳水是第一位,水体的稳定比好的水质指标更加重要。其次是减少诱发因素,而预防治病强的病毒时关键就是避免在发病期间进水,而一般所有引发疾病发生的诱因都是不稳定因素。如水质的变...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水质调控 对虾养殖 肌肉白浊病 稳定因素 疾病发生 平衡理论 水质管理 
高温雨季如何有效预防虾病
《渔业致富指南》2013年第10期53-55,共3页崔龙海 王树元 唐士桥 
每年五、六月份是我国的多雨季节,又是对虾的养殖季节,也是虾最容易发病的季节,常见的有红体病、红腿病、白斑综合症、肌肉白浊病、烂鳃病、肠炎病、肝胰脏发白肿大等病;有时多种疾病同时并发。本文特谈谈雨季防治虾病的主要技术措...
关键词:多雨季节 虾病 预防 高温 白斑综合症 肌肉白浊病 养殖季节 易发病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的防治
《渔业致富指南》2012年第12期60-61,共2页郭敏莉 
罗氏沼虾肌肉自浊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疾病。有的地方又称白体病、白尾病等。主要危害罗氏沼虾苗种,发生于虾苗淡化后至放养到池塘3-5周内。病虾初期腹部1-6节出现轻度白浊、斑块状,以后向身体背面扩伸。
关键词:肌肉白浊病 罗氏沼虾 防治 虾苗淡化 白体病 白尾病 苗种 池塘 
春季对虾养殖谨防肌肉白浊病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2年第3期38-38,共1页
有虾农反应,虾苗放塘1周后经常发病,症状为腹部最后一、二节的肌肉变白,失去透明性,个别病虾则全身变白.镜检变白处肌肉已坏死,肌纤维紊乱,横纹不清。池塘水面很难见病虾,池底有死虾,早期发病摄食正常,死亡之后,变白浊的肌...
关键词:肌肉白浊病 对虾养殖 常发病 变白 透明性 肌纤维 发病率 病虾 
南美白对虾难养的主要原因及成功养殖技术措施被引量:1
《海洋与渔业》2012年第3期68-69,共2页周九 陈堪和 蒋养 梁威林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病害频繁发生,原虫病、红体病、白斑病、肌肉白浊病、“偷死病”等到处可见,亏损的养殖户不断增多,减产排塘情况比较普遍,出现养虾户“谈虾色变”的现象,甚至有的贱价弃塘,另谋高就。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南美白...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 养殖技术 原因 肌肉白浊病 对虾病害 原虫病 红体病 白斑病 
水生动物疫病病种介绍之: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被引量:2
《中国水产》2011年第4期65-66,共2页陈爱平 江育林 钱冬 陈昌福 李安兴 黄捷 杨冰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又称白尾病(WTD),是由罗氏沼虾野田村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危害罗氏沼虾苗种,以急性死亡、病虾肌肉呈白斑或白浊状为特征。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疾病。
关键词:肌肉白浊病 罗氏沼虾 病毒性疾病 急性死亡 二类疫病 白尾病 OIE 苗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