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地

作品数:1270被引量:3226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辛颖赵雨森周梅赵鹏武赵凤君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GEE云平台的小江流域泥石流迹地空间分布制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5年第4期1045-1060,共16页宗慧琳 袁希平 甘淑 杨明龙 吕杰 张晓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266026,41861054)资助。
快速、准确、详尽调研泥石流孕灾区域的分布信息能够帮助了解、深刻认识泥石流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成因,并进一步根据具体情况找到科学的监测、预测、预防和治理的技术手段,从而减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问题与损失。为寻求高效、高精度的...
关键词:泥石流区提取 特征优选 J-M距离 Google Earth Engine Sentinel-2数据 随机森林 特征变量重要性 
不同树种更新对马尾松采伐迹地凋落物及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防护林科技》2025年第2期17-20,共4页傅成杰 应宇馨 高伟 巫智斌 
南平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闽江(延平段)沿岸马尾松低质低效林改造效益研究”(N2021J014);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碳汇功能提升的针叶人工林提质增效研究”(2023FKJ31)。
探明采用不同营林树种对马尾松林改造更新后的养分平衡机理,可为亚热带人工林造林树种选择和养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在马尾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栽植的马尾松、杉木及木荷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地转换后对凋落物和土壤化学计量特性影...
关键词:人工林 松林改造 养分循环 马尾松 杉木 木荷 
采伐迹地更新与疏林地补植对2年生木荷生长效应分析
《防护林科技》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林狄显 林伟才 颜志彬 林良荣 陈玲玲 毕立强 
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项目“闽南山地木荷良种推广示范”(2023TG08)。
探讨采伐迹地更新和疏林地补植对木荷生长的影响,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对2年生木荷林分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密度和树种配置模式,以及不同补植密度和树种配置模式对木荷的生长具有显著影...
关键词:采伐迹地更新 疏林地补植 木荷 生长效应 
杉木采伐迹地营造枫香林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58-62,95,共6页毕光银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6YFD0600304-03)。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采伐迹地更新杉木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对土壤生态功能的影响,以旌德县国有蔡家桥林场枫香林和二代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的杉木采伐迹地更新的杉木二代林和枫香林,两种...
关键词:杉木 枫香 采伐迹地 土壤特性 水源涵养功能 
玉溪市2023年“4·11”森林火灾火烧迹地坡面侵蚀及火后泥石流动储量预测
《工程地质学报》2025年第1期258-268,共11页曹希超 胡卸文 金涛 周瑞宸 周永豪 何坤 胡亚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42377170).
森林火灾会加剧坡面土壤侵蚀,并诱发火后泥石流。使用常规方法预测火烧迹地坡面侵蚀规模,会造成火后应急处理和永久治理工程的有效性不足,对当地居民造成严重二次伤害。本文以云南省玉溪市2023年“4·11”森林火灾火烧迹地为研究区,考...
关键词:火烧迹地 坡面侵蚀 火后泥石流 动储量 
火烧迹地林分结构及植被更新研究进展
《林业科技通讯》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欧阳 谢应超 邹广权 
人类历史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火密切相关,森林资源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火烧后的地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虽然难以完全恢复到原始森林面貌,但通过科学的恢复措施,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逐...
关键词:火烧迹地 林分结构 植被更新 土壤变化 
基于Landsat影像评估鸡足山火烧迹地近40年植被恢复动态
《生态学报》2025年第3期1362-1378,共17页苏维翰 张楚然 邓云 翟德利 张明达 李生发 李逢昌 唐志忠 林露湘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03AC100009);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重大项目(202101BC070002);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202301AT070356)。
大范围、高强度的森林火灾能够摧毁地表植被并重启群落演替进程,是影响滇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干扰因素之一,但当地这些火烧事件的干扰边界和随后的植被恢复动态目前仍缺乏足够的定量报道。以大理鸡足山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关键词:卫星遥感 多光谱 火烈度 火烧迹地 植被恢复 
林火扰动后次生白桦林下重引入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9-15,24,共8页唐慧敏 宋晓倩 金鹭 施宇 关鑫 陈嘉琦 张衷华 唐中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0502);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1C003)。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西南部林火干扰后林地,选择5种不同经营措施形成的林分类型——(1)白桦纯林,(2)存在落叶松幼苗更新的白桦林,(3)主林层为白桦、副林层为落叶松的白桦林,(4)落叶松-白桦混交林,(5)落叶松纯林;每种林分类型设...
关键词:火烧迹地 森林更新 白桦 落叶松 种子萌发 大兴安岭 
塞罕坝地区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2025年第1期57-58,共2页王衔皎 
落叶松是松科落叶松属乔木,是常用加工木材,其树皮可用于制革及印染。落叶松具备喜光喜水特性,环境适应性强,是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落叶松适合生长于土壤肥沃且湿润的区域,为保障塞罕坝地区落叶松造林效果...
关键词:塞罕坝地区 落叶松 人工林采伐迹地 更新造林 
杨树防护林萌芽更新技术
《内蒙古林业》2025年第1期35-36,共2页王志波 杨宏伟 李峰 赵建 杨占军 
沙地杨树人工林防风固沙功能提升技术研究。
萌芽更新是指利用留存在采伐迹地上的伐桩和根系上的休眠芽或不定芽形成新植株的过程,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是植物对逆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当植物的地上部分受到严重破坏时,可以通过萌蘖等方式,使其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对维持种群延续和稳...
关键词:萌芽更新 采伐迹地 阔叶树种 萌发能力 休眠芽 伐桩 杨树防护林 不定芽形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