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群

作品数:24被引量:7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锦玲程政武姬书安王旖旎李晓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化石》《中国科技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10期6-10,共5页
西屯脊椎动物群再添新丁云南曲靖素有“古鱼王国”和“4亿年前人类远祖发源地”之称。其化石的主要产地层位——曲靖麒麟区西城街道西屯村附近的西屯组自1980年代以来就已逐渐成为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的“麦加”圣地。然而,迄今在西屯脊...
关键词:古人类研究所 古脊椎动物 真盔甲鱼类 早期脊椎动物 云南曲靖 硕士研究生 脊椎动物群 麒麟区 
河南栾川地区晚白垩世脊椎动物群研究进展被引量:1
《地质通报》2021年第7期1178-1188,共11页魏雪芳 夏梦丽 徐莉 杨丽丽 张纪明 石宝山 万晓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批准号:41672019);河南省财政项目《河南省重要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与分级评价》(编号:豫财环[2016]25号);《河南省白垩纪巨型蜥脚类恐龙研究项目》(编号:2015-1992-22)。
栾川地区脊椎动物化石赋存在上白垩统秋扒组的中下部,时代可能为坎潘期晚期,以小型兽脚类恐龙骨骼为主。化石点大多分布在潭头盆地北部边缘2 km的范围,搬运距离不远。栾川动物群的化石组合包括至少8种恐龙(其中已命名6种)、2种蜥蜴类、...
关键词:晚白垩世 秋扒组 栾川 兽脚类恐龙 脊椎动物组合 
安徽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9年第8期66-67,共2页胡雪松 林威 黄建东 
在中生代,鱼龙等海生爬行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类群,而早三叠世是海生爬行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安徽巢湖马家山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是保存完整且较为原始的中生代海生脊椎动物群,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发掘、标本收...
关键词:脊椎动物群 早三叠世 巢湖 安徽 海洋生态系统 科学问题 早期演化 古环境演化 
探寻最早下海的龙——记早三叠世巢湖龙动物群
《飞碟探索》2018年第6期22-23,共2页黄建东 朱家虎 
巢湖龙动物群产自安徽巢湖下三叠纪南陵湖组中上部地层、以原始鱼龙类——巢湖龙为特色和优势类群,伴生有鳍龙类、鱼类、菊石、双壳、节肢动物等多个门类,是世界上罕见的早三叠世海生脊椎动物群。该动物群化石集中产地位于巢湖市西北...
关键词:脊椎动物群 安徽巢湖 早三叠世 平顶山地区 动物群化石 上部地层 下三叠纪 优势类群 
泥河湾盆地石沟遗址B区发掘报告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17年第4期895-907,共13页陈曦 赵海龙 张贝 同号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572003)、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批准号:KZZD-EW-15)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批准号:2014FY110300)共同资助
2014年,泥河湾盆地石沟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本文报道石沟遗址B区的发掘概况及对整个遗址的化石埋藏学和古生物学研究成果。石沟遗址动物化石种类有蛙类、鸟类、直隶狼、猎豹(未定种)、猛犸象(未定种)、黄河马、泥...
关键词:泥河湾 石沟遗址 早更新世 脊椎动物群 埋藏学 地层对比 
拼图:从骨骼残片识古近纪脊椎动物——记潜山脊椎动物群
《生物进化》2016年第3期54-63,共10页何学智 胡雪松 
人类最宏伟的建筑,能历经千年;最古老的人类制品,能存留万年乃至百万年,然而这些和地球历史(46亿年)和生命演化史(36亿年)相比显得十分短暂;即使是动物中较晚出现的哺乳动物也有2亿多年的演化历史,远远超出任何人类制品的存留寿命...
关键词:动物群 古近纪 地球历史 生命演化 演化历史 古新世 兔形目 上颌骨 鹤形目 兔科 
资讯
《地球》2012年第5期6-9,共4页
马达加斯加动物多样性的起源 动物隔离在孤岛 一项研究发现,在风和水的协助下进行的跨海洋运输可能帮助建立了马达加斯加当今大部分的脊椎动物群。马达加斯加岛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关键词:马达加斯加岛 动物多样性 资讯 脊椎动物群 生物多样性 海洋运输 
“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及其后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大顺利召开
《化石》2010年第4期54-55,共2页孙元林 
"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及其后演化"主题国际研讨会北京学术会议于201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大学逸夫贰楼召开。
关键词:脊椎动物群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叠纪 演化 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 国际研讨会 重点实验室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北部分布区的脊椎动物群和地层(英文)被引量:2
《地球学报》2010年第S1期40-41,共2页李晓波 王旖旎 杨明 张梅生 
一般认为中国北方的燕辽地区(冀北和辽西)是热河生物群起源和演化的中心,因此中国的大兴安岭北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可视为热河生物群化石分布的北部区。大兴安岭北部一个新发现的化石点产热河生物群鱼群重要分子燕鲟属和中华弓鳍鱼属...
关键词:热河生物群 脊椎动物群 早白垩世 分布区 燕辽地区 大兴安岭北部 外贝加尔 脊椎动物化石 中国北方 阿普特期 
《生物的起源、辐射与多样性演变——华夏化石记录的启示》一书出版
《地质科学》2007年第2期387-387,共1页单卿 
关键词:脊椎动物群 化石记录 古生物学家 腕足动物 出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