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降水

作品数:106被引量:1256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何金海郑彬汪永进谷德军林爱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末次间冰期中国季风降水的模拟分析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5期1388-1398,共11页田芝平 史嘉文 姜大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31181和42075048)资助。
本研究使用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最新第4阶段(PMIP4)中的15个全球耦合模式试验数据,聚焦末次间冰期(距今约127 ka)中国季风降水及其强度相对于工业革命前期的变化,并分析了相关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所有模式均能合理再现观测的中...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 中国 季风降水 模拟 PMIP4试验 
MJO对2020年夏季中国东部持续性降水的维持作用
《大气科学》2024年第3期1157-1172,共16页赵起帆 周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969、42175030。
本文利用美国NOAA的CMORPH降水和NCEP的CFSv2再分析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数据、Wheeler和Hendon的MJO指数等资料和敏感性数值试验分析了MJO对2020年夏季中国东部持续性降水的影响机制。通过相关、回归、波源分析等方法发现:(1)与...
关键词:Madden-Julian振荡(MJO) Rossby波源 季风降水 中国东部 
青藏高原—印度洋热力差对南亚季风活动的多尺度影响
《大气科学》2024年第1期147-159,共13页肖子牛 李张群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6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937000。
海陆热力差异是季风形成和演变的根本驱动力,青藏高原与印度洋热力差异是影响南亚季风活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次季节、季节、年际和年代际等不同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与印度洋的热力差异对南亚季风活动的影响,回顾和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
关键词:热力差异 南亚季风 多时间尺度 季风降水 青藏高原 印度洋 
上新世暖期和未来增暖背景下亚非夏季风降水变化的模拟对比研究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3年第4期965-976,共12页韩子轩 曲姝霖 方恒 苏涛 李根 封国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31175、42130610、42175071和421060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22M71100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批准号:SKLLQG2212)共同资助。
亚非夏季风降水对当地农业、水资源管理、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系统等均有广泛影响,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上新世模式比较计划(PlioMIP2)的15个上新世暖期模式模拟数据和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
关键词:亚非夏季风降水 上新世暖期 未来增暖情景 经向温度梯度 亚非夏季风环流 
全球稳定增温1.5℃下北非夏季风降水的响应及其机理
《大气科学学报》2023年第3期380-391,共12页王雅君 曹剑 江志红 
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BK202201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38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05017)。
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式模拟结果,研究了21世纪末全球稳定增温1.5℃下北非夏季风降水的变化及机理。结果表明,全球稳定增温1.5℃较1985—2014年北非夏季风降水将增加0.26 mm/d,区域降水敏感度为4.8%/℃,且季风区北...
关键词:全球稳定增温 增温1.5℃ 北非夏季风降水 季风环流 
轨道尺度下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北方主导演变模态被引量:1
《地球环境学报》2022年第5期521-528,共8页程军 张近童 刘一陶 谭亮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527,41776017)。
众多古气候记录的分析表明:轨道尺度气候变化下我国北方地区的季风降水变化显著,该现象的理解对于深入认识东亚夏季风降水的长期演变模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瞬变古气候模拟的分析发现:在轨道尺度气候变化下,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变化中...
关键词:东亚夏季风 北方季风降水 环流 北边界 轨道尺度 
不同PDO背景下华南前汛期锋面和季风降水的水汽输送差异被引量:9
《大气科学学报》2022年第4期539-551,共13页李俊杰 范伶俐 梁梅 徐建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6002);CYL2020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海洋科学(231420003);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项目(2019KCXTF021);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省级创新实验项目(CXXL2020048)。
基于华南地区60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拉格朗日后向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_4.9),分析了1960—2012年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不同相位期间,华南前汛期锋面和季风降水的水汽输送轨迹、主...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 拉格朗日轨迹模式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降水异常 水汽输送 
西安全新世环境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被引量:3
《地理科学进展》2022年第7期1274-1287,共14页赵艳 岳大鹏 赵景波 刘乐 刘怡婷 杨宇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130507);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LQG2013,SKLLQG2106)。
为揭示西安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论文运用土层元素含量、CaCO含量和磁化率等指标研究了白鹿塬全新世各土层发育时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该区的中全新世古土壤受到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尚未达到脱钾阶段,土壤类型为亚...
关键词:全新世环境变化 夏季风降水 地球化学元素 人类活动 西安白鹿塬 
过去1500年中国西南地区季风降水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8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7期1310-1327,共18页刘斌 盛恩国 郁科科 周慷恩 蓝江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07429、41702190);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项目(编号:SKLLQG1517)资助。
理解过去1500年气候典型时期(如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水文气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西南地区季风降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陆生植物残体AMS^(14)C、浅层沉积岩芯210Pb和137Cs年代学分析,建立...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 中国西南 季风降水 气候典型时期 赤道辐合带 
过去两万年南北半球季风降水反位相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5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2期325-337,共13页李倩倩 曹剑 赵海坤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BK20180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05017)共同资助。
大量古记录表明了近两万年来同一半球内区域季风降水同步变化,而在千年尺度上南北半球间季风降水存在显著的反位相变化关系,但是驱动这一反位相关系的外强迫因子和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文章利用基于通用气候系统模式开展的TraCE-21 k...
关键词:季风降水 南北半球间反位相变化 外强迫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