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小麦

作品数:36被引量:23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柴强汤利郑毅肖靖秀于爱忠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灌溉排水学报》《麦类作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交替灌溉对绿洲灌区间作小麦光合日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
《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第8期1028-1036,共9页杨彩红 柴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62;31360323;3130128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0);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11RJDA006)
为探讨分根区交替灌溉对玉米-小麦间作条件下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常规灌溉(CW)为对照,测定和比较了低、中、高三种不同交替灌溉水平(AW1、AW2和AW3)下间作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
关键词:交替灌溉 间作 小麦 光合特性 通径分析 
限量灌溉对河套灌区间作小麦干物质转移与灌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生态学杂志》2016年第2期415-422,共8页张作为 史海滨 李仙岳 李祯 闫建文 李介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9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9015);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资助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短缺现状,为探究限量灌溉条件下间作春小麦的干物质转移与灌浆特征,掌握制约春小麦籽粒灌浆的因素,进而提高间作模式下春小麦的水分生产率,研究了限量灌溉(298、328、358和388 mm 4个水平)对间作模式(小麦/...
关键词:限量灌溉 间作小麦 干物质转移 灌浆特征 
间作小麦留茬方式对配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
《灌溉排水学报》2013年第2期107-110,共4页吴玉鼎 黄高宝 柴强 于爱忠 秦安振 
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111RJDA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26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0)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间作小麦不同留茬方式对间作玉米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SC)相比,间作小麦25cm高茬收割压倒处理(W/C1)、25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处理(W/C2)、不留茬收割处理(W/C3)间作玉米产量...
关键词:绿洲灌区 间作 留茬覆盖 水分利用效率 
间作小麦、蚕豆的产量和竞争力对供水量和化感物质的响应被引量: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第4期745-749,共5页郑立龙 柴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264);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计划课题(201103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9B17)资助
为了寻求解决间作群体受化感物质抑制作用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供水水平下(田间持水量的45%、60%和75%),小麦根系分泌物间甲酚对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小麦间作蚕豆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两种作物共生期间竞争力的影...
关键词:小麦间作蚕豆 化感效应 生物产量 经济产量 竞争力 
河西地区间作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时空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5
《土壤通报》2010年第4期882-885,共4页孙景玲 马忠明 杨蕊菊 杨君林 王平 王德权 杜少平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25B09)资助
为了了解间作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本文通过河西地区典型的小麦/玉米间作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间作小麦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小麦施氮量及采样时期的不同土壤硝态氮含量在...
关键词:间作小麦 硝态氮 含量与分布 动态变化 
南疆杏麦复合类型对间作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9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第4期179-182,共4页张玉东 刘春惊 陈瑞萍 谭永军 曹春波 赵光磊 白延红 陈耀锋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36B03)
对南疆杏麦复合系统3种主要复合种植模式中距杏树不同距离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南疆杏麦复合系统中,杏麦间作类型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三种主要杏麦复合种植模式中,宽幅复合种植模式(6 m×3 m6、m×4 m)...
关键词:杏麦复合系统 间作小麦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间作小麦的边行效应及其与根系空间分布的关系被引量:10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72-76,共5页齐万海 柴强 于爱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26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46B06;2007BAD89B17);甘肃省科技创新人才扶持计划
采用隔根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小麦边行效应的差异及其与根系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作、不隔根间作、塑料薄膜隔根间作、尼龙网隔根间作小麦边1行产量较边2行分别高13.7%、18.2%、29.0%、33.7%,较边3行分别高22.5%、33.9%、19.4%...
关键词:小麦 隔根 间作 边行效应 根系分布 产量 
水肥耦合条件下间作小麦光合特性的响应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15期215-218,共4页王德权 马忠明 杨蕊菊 孙景玲 王平 杜少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荒漠灌耕土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肥水高效耦合技术研究"(2006BAD25B09)
在不同肥水条件下,对间作小麦灌浆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小麦灌浆期的光合特性在不同肥水组合下的变化不同,灌溉量5550m3/hm2条件下的各肥料处理对间作小麦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提高显著高于其他肥水处理。灌溉...
关键词:间作小麦 水肥耦合 灌浆期 光合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