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玲

作品数:8被引量:8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施氮量土壤硝态氮硝态氮玉米间作大豆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豆科学》《黑河学院学报》《中国农学通报》《核农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3
《大豆科学》2013年第4期512-516,共5页孙景玲 魏丹 马星竹 刘德志 郭文义 刘晓莉 鹿文成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度重点任务(CARS-04-CES0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26);黑龙江省科技支撑计划(GC12B102)
为了探究黑龙江省黑土区大豆推荐施肥量,通过多年多点的"3414"田间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建立了该区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土壤氮素(碱解氮)以相对产量75%、80%、85%和90%,磷素(有效磷)和钾素(速效钾)以相对产量75%、85%、...
关键词:大豆 “3414”肥料试验 施肥量 产量 经济效益 
暗棕壤培肥沟技术改土效果研究被引量:2
《黑河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22-124,共3页米刚 姜宇 刘晓莉 孙景玲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培肥沟技术改土效果及其改土机械的研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粮食主产区土壤肥力演变与培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30);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综合试验站>(CARS-04)
深翻技术需要新型深翻犁来保证。土壤深翻对土壤培肥有长期效果。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心土上移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逐渐变小,培肥沟机械改土处理在第一年小麦田上产量比前松后旋处理低4.80%,比深翻处理高6.22%...
关键词:培肥沟 机械改土 产量 
施氮量对间作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0
《核农学报》2012年第9期1305-1310,共6页马忠明 孙景玲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4-7)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施氮和不同施氮水平(分别为210、420和630kg.hm-2)下间作玉米各关键生育时期0~2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的动态变化、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计算分析了间作玉米的氮肥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玉米0~200cm土层土...
关键词:间作玉米 产量 施氮量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累积量 
长期麦秸还田对暗棕壤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大豆科学》2011年第6期976-978,共3页崔喜安 姜宇 米刚 刘晓莉 马星竹 孙景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245)
以始于1979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据,研究了麦秆长期还田及与化肥配施对暗棕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1)土壤有机质和pH值整体呈下降趋势,麦秸与化肥配施比单施化肥更有效减缓土壤有机质和pH的降低;(2)土壤...
关键词:麦秆还田 暗棕壤 土壤肥力 大豆产量 
河西地区间作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时空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5
《土壤通报》2010年第4期882-885,共4页孙景玲 马忠明 杨蕊菊 杨君林 王平 王德权 杜少平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25B09)资助
为了了解间作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本文通过河西地区典型的小麦/玉米间作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间作小麦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小麦施氮量及采样时期的不同土壤硝态氮含量在...
关键词:间作小麦 硝态氮 含量与分布 动态变化 
不同施氮情况下小麦玉米间作土壤硝态氮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0
《核农学报》2010年第5期1056-1061,共6页马忠明 孙景玲 杨蕊菊 杨君林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25B09)
本文主要研究了0、210、420和630kg/hm2(NO、N1、N2和N3)4种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玉米间作土壤硝态氮(NO 3--N)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200cm土层硝态氮的含量整体表现为N3>N2>N1>N0。各生育时期低氮水平下0~60cm土层,中、高氮水...
关键词:施氮量 硝态氮 动态变化 小麦玉米间作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玉米间作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5期611-614,共4页王平 马忠明 包兴国 孙景玲 王德权 杜少平 
沃土工程关键支撑技术项目(编号:2006BAD25B09)
通过小麦与玉米带田20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绿肥对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最为明显,其次是秸秆、氮肥、农家肥;蔗糖酶活性随着生育期的不同而不同,在播前酶活性最低,小麦收获...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 蔗糖酶活性 绿肥 农家肥 秸秆 氮肥 
水肥耦合条件下间作小麦光合特性的响应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15期215-218,共4页王德权 马忠明 杨蕊菊 孙景玲 王平 杜少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荒漠灌耕土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肥水高效耦合技术研究"(2006BAD25B09)
在不同肥水条件下,对间作小麦灌浆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小麦灌浆期的光合特性在不同肥水组合下的变化不同,灌溉量5550m3/hm2条件下的各肥料处理对间作小麦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提高显著高于其他肥水处理。灌溉...
关键词:间作小麦 水肥耦合 灌浆期 光合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