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灌溉

作品数:322被引量:2834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康绍忠杜太生杨建昌李伏生杨启良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洱海流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2025年第3期15-23,共9页涂国青 赵正雄 吴加香 张一晨 徐玖亮 
云南现代农业绿色关键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202102AE090053)。
以云粳37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常规灌溉(CI)、轻度干湿交替(AWD)、重干湿交替Ⅰ(WSD-Ⅰ)和重干湿交替Ⅱ(WSD-Ⅱ)4种灌溉模式,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的生长及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AWD处理的产量提高了6.9%,而WSD-Ⅰ、W...
关键词:水稻 干湿交替 洱海流域 生长性状 产量 品质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水稻需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5年第2期68-73,共6页孙丽君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601-03),辽宁省防沙治沙科技重大专项(2023JH1/10400001);辽宁省属灌溉试验站年度试验项目(2021—2022)。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下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水稻需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连续两年在辽宁中部地区开展田间裂区试验,主区设置常规淹灌(I_(CF))和干湿交替灌溉(I_(AWD))两种灌溉方式,子区为不施加生物炭(B 0)和施加20 t/hm^(2)玉米秸秆生物炭(B_...
关键词:水稻 干湿交替灌溉 玉米秸秆生物炭 产量 需水规律 
干湿交替灌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光合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作物学报》2025年第1期174-188,共15页赵黎明 段绍彪 项洪涛 郑殿峰 冯乃杰 沈雪峰 
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060302052010);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0B0402)资助。
为探明干湿交替灌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对水稻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与大田相结合方式,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MI)和重干湿交替灌溉(HI)2种灌溉处理,于分蘖盛期和剑...
关键词:水稻 干湿交替灌溉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光合特性 内源激素 产量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对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的响应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2024年第6期1-8,共8页法晓彤 孟庆好 王琛 顾汉柱 景文疆 张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2197,32071944);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SWYY-15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作物地上部分生长与产量形成受根系的形态特点及其生理活动的显著影响。水稻作为农业第一用水大户,水资源短缺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其生产的发展,干湿交替灌溉作为一种节水灌溉方式目前在水稻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有关干湿交替灌溉下水...
关键词:水稻 根系 产量 干湿交替灌溉 
不同灌溉模式下生物炭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灌溉排水学报》2024年第12期21-29,共9页窦超银 李祥瑞 孙一迪 吕玉平 顾林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500402-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目的】研究淹灌和干湿交替灌溉模式下生物炭施用量对建三江地区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确定该地区水稻不同灌溉模式下适宜的生物炭用量。【方法】基于田间试验,设置2种灌溉模式:淹灌(CF)和干湿交替灌溉(AWD),3个生物炭施用量:B5(5 t/hm...
关键词:生物炭 干湿交替灌溉 产量 水分利用率 
干湿交替灌溉和生物质炭施用对稻田碳汇与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稻米》2024年第6期7-14,共8页蔡炜 秦缘 陈浩田 林晨语 杨建昌 张伟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30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221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5-1)。
稻田系统作为重要的碳库,对全球碳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灌溉方式和生物质炭的施用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田“碳汇与碳排”的关键措施。本文重点阐述了稻田甲烷排放机制、稻田土壤碳汇机制以及干湿交替灌溉和生物质炭施用对稻田“...
关键词:水稻 干湿交替灌溉 生物质炭 土壤碳汇 甲烷排放 
不同农艺措施对西拉葡萄叶片水势和土壤水势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党新晨 沈忠义 张一单 宋于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延伸课题(2019YFD1001405-3)
【目的】通过生草、遮阴、交替灌溉三种不同的农艺措施对西拉(Syrah)葡萄的叶片水势和土壤水势进行分析,以确定不同水势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为适时定量化灌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年相同条件下酿酒葡萄西拉(Syrah)为研究对象,采用行...
关键词:叶片水势 土壤水势 生草 遮阴 交替灌溉 
土壤CO_(2)排放对微咸水与淡水交替灌溉的响应
《节水灌溉》2024年第8期102-109,共8页陈艺伟 管瑶 贺兴宏 李会文 王剑 王育强 范德宝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支撑计划项目(2021DB017);中国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联合基金(2019TC157)。
为揭示微咸水与淡水交替灌溉模式对土壤CO_(2)排放通量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极端干旱区棉田3种灌溉水质(矿化度分别为2、3、5 g/L)和3种不同配比咸淡水交替[微咸水∶淡水=1∶1(W1);微咸水∶淡水=1∶4(W2);微咸水∶淡水=1∶0(W3)]灌溉对土...
关键词:咸淡水 交替灌溉 土壤CO_(2)排放通量 
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粳稻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物学报》2024年第7期1787-1804,共18页付景 马梦娟 张骐飞 段居琦 王越涛 王付华 王生轩 白涛 尹海庆 王亚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222102110019);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2311111105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项目(2023ZC015);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HARS-22-03-S);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3TD29);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基础性科研工作项目(2023JC05)资助。
水分和氮素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有重要影响,但在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水、氮是如何影响水稻叶片和根系氮代谢酶活性、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仍不清楚。探明这一问题对于协同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超级...
关键词:水稻 干湿交替灌溉 施氮量 光合特性 氮代谢酶 氮素吸收利用 
分根区交替灌溉技术研究述评
《农业与技术》2024年第14期40-43,共4页董东鑫 
高效的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既能显著节省灌水资源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中,分根区交替灌溉技术是一种通过充分利用作物根区土壤水分的节水灌溉策略。本文从提出背景、节水机理及应用效果3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分根区交替灌溉...
关键词:分根区交替灌溉 节水机理 研究进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