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程序

作品数:33被引量:6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付磊蔡杰肖伟陈伶俐于同志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湘潭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中国刑事法杂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人民调解》更多>>
相关基金:黄丝带三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我国减刑程序缺陷及对策完善
《秦智》2022年第9期28-30,共3页邓勤勤 
]减刑作为我国刑罚执行变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犯罪分子的惩罚与改造有着重要意义。减刑程序的设计是为了保障减刑制度的顺利运行,当前,我国减刑程序存在着减刑提请程序具有封闭性、减刑程序审理行政化色彩浓厚,检察机关在减刑程序中...
关键词:减刑程序 封闭性 行政化 检察监督 
我国减刑程序诉讼化改造之路径思考被引量:5
《法学杂志》2021年第4期131-140,共10页孙颖慧 
减刑制度是一种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是对原判刑罚的变更。减刑应当有完备的程序,不仅是对原判决的尊重,而且能更有效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角度考察,现行减刑程序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包括提...
关键词:减刑程序 听证制度 减刑程序诉讼化 监督与救济 
我国减刑程序的缺陷及其完善——以听证制度的构建为切入点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64-67,共4页李征 
减刑、假释关乎刑罚的执行实效,理应受到重视。孙小果、郭谋思等案件,充分暴露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减刑、假释分为提请和审理两个程序,提请程序存在程序不透明及缺乏外部监督的问题,表现为被害人、社区居民不参与报送,公示受众范...
关键词:减刑 假释 行政化 听证制度 
试论减刑、假释程序的不足与完善
《法制与经济》2018年第4期160-162,共3页苏奕帆 
在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导致程序法未得到长足的发展。减刑、假释程序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实务中均存在一些问题,程序法的不健全直接导致减刑、假释的维护社会稳定、挽救感化罪犯、舒缓监狱压力等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文章通过实践收集...
关键词:减刑程序 假释程序 完善程序 
以程序变革促实体公正——论减刑案件审理的实质化开庭被引量:1
《各界》2018年第2期11-13,共3页王浩 
减刑程序是一种特殊的刑事诉讼活动,其是刑罚变更执行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减刑案件庭审虚化问题严重;检察机关监督职能较弱,监督不力;庭审中证据规则未得到合理适用等问题突出,造成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不信任等不良后果,因...
关键词:减刑程序 庭审虚化 实质化审理 
减刑、假释程序中检察机关监督权的局限与完善被引量:1
《法制博览》2017年第17期162-163,共2页苏奕帆 
近年来,"假立功减刑"现象屡禁不止,与之附随的是公众对减刑、假释制度以及司法的公平性和阳光化的极大质疑。减刑、假释制度有利于对罪犯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其制度的优越性和行刑的社会化、文明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可。但是,优越的制度为...
关键词:减刑程序 假释程序 完善程序 
服刑人员发明创造减刑之“实践乱象”及其法律对策
《行政与法》2016年第4期110-116,共7页姜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刑事司法对刑法基本原则的挑战和应对"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BFX130;大连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微罪制裁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UT15RC(3)073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服刑人员通过"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获得减刑的激励制度。该制度有利于服刑人员重拾自我,为其出狱后重新融入社会提供了保障。但在司法实践中,以发明创造来获得减刑的利益驱动却催生出了"专利减刑产业链"。治...
关键词:发明创造减刑 减刑程序 刑罚机制 
完善减刑假释执行程序的思考被引量:1
《犯罪与改造研究》2016年第2期50-53,共4页叶绍炯 
(一)刑罚执行机关减刑假释的提请权不受尊重,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政策变化较快从程序上看,执行机关提请减刑的执法行为是减刑程序运行的开端,提请权的法律地位应当十分重要。但从现有规定看,法律对提请权只作了程序上的规定,...
关键词:减刑程序 执行程序 假释 刑罚执行机关 法院审理 法律地位 政策变化 执法行为 
律师介入减刑程序之管见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第22期92-93,共2页田野 
减刑制度在稳定监管秩序,激励罪犯悔过自新,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中国当前的减刑制度不是完美的,尤其是在减刑程序方面,人们往往重视检察院、法院、刑罚执行机关的作用,而忽视律师在减刑程序中的特殊地...
关键词:减刑程序 律师 介入 
刑罚目的反思与减刑制度改革完善被引量:6
《人民检察》2014年第8期61-63,共3页时延安 
对于当前减刑适用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找准"病根",才能有效加以解决,仅仅通过提供适用减刑的实体法"门槛",可能带来更多具体问题。任何改革都要兼顾与现有制度的协调,在实体法层面无法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时,应更多地在程序设计上探寻...
关键词:刑罚目的 减刑程序 改革完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