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时期

作品数:238被引量:13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怀东木斋魏宏灿赵俊玲胡旭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神圣地景的兴代:东汉末年疫病下都城文学的发展与文集编纂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175-176,共2页吴沂澐 
建安九年,曹操破袁尚后积极营建邺城,一方面藉由兴建新的建筑物复制象征地景,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游览活动输入都城意义。后者显然是通过文人书写赋予“地景”以都城的意义,从而建构邺城的神圣性、权威性。可以发现,建安时期的邺城虽非...
关键词:建安时期 游览活动 邺城 地景 神圣性 东汉末年 实质意义 都城 
《昌言》《中论》中的汉末风俗批评与审美思想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180-181,共2页宋亚莉 
仲长统(179—220)与徐幹(170—217)为东汉建安时期名士,二人品德高尚,备受世人推崇。仲长统的《昌言》、徐幹的《中论》对世俗士风、审美等多有讨论。汉末乱世,社会动荡,人心不安,民间奇风异俗、巫术图谶流行,普通百姓趋之若鹫,丧失本...
关键词:建安时期 《昌言》 《中论》 士风 仲长统 奇风异俗 品德高尚 汉末 
文体自觉与文学自觉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2期198-198,共1页王澍 
自20世纪末起,中国文学的自觉问题又被屡屡提起.且发生诸多争议。其实,应该用“文体”自觉论代替“文学”自觉论。这符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实情;也符合中国文论的实情:理论上也可行。否则易生弊端。文体自觉主要包括诗歌自觉、文章(...
关键词:文学自觉 文体自觉 中国文论 中国诗歌 文学的自觉 20世纪 文学发展 建安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