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符号

作品数:413被引量:53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曼刘松茯阳海辉陈瑜李娜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城市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里院,青岛的城市记忆
《走向世界》2024年第49期56-59,共4页一卓 
在中国广袤的城市版图上,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符号。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青岛的里院……这些建筑不仅代表着不同的地理坐标,更是各自城市历史脉络与文化情感的生动体现。里院,作为青岛特有的民居形式,见证了青岛的城市变迁...
关键词:文化情感 城市变迁 民居形式 城市记忆 建筑符号 地理坐标 历史脉络 青岛 
符号学视角下上海城市地标公共文化价值演变研究(1949年-2019年)被引量:9
《上海城市规划》2021年第5期103-109,共7页肖竞 胡中涛 杨亚林 曹珂 
将城市地标作为城市公共价值观记录、呈显的符号文本,以其社会属性为切入点,以不同时期地标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文化意义为研究内容,梳理、建构出以样本选取、时段划分、特征识别、语义解析为方法框架和以区位、类属、风貌、称谓为语义...
关键词:城市地标 建筑符号学 公共文化 价值演变 上海地标 
社交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建构逻辑———基于“网红建筑”打卡现象的传播分析
《商情》2021年第38期127-129,共3页张晋升 吴万昕 
社交媒体时代,建筑传播的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使城市形象的建构呈现出新的逻辑与特征,本文从传播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梳理建筑传播与城市形象建构的关系,以“网红建筑”打卡现象的传播分析为基础,总结社交媒体背...
关键词:社交媒体 打卡 建筑符号 建筑传播 城市形象 
浅析城市建筑对日常生活美学的影响
《文学教育》2021年第5期174-175,共2页沈世悦 
长沙国金中心于2016年建成,位于长沙市中心,成为城市建筑景观;由两栋高层建筑和一栋七层商业中心构成,建筑最高452米,为湖南第一高楼,中国第十高楼;整合了大型购物商场、高端写字楼以及国际白金五星级酒店,是一座现代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
关键词:建筑符号学 消费异化 生活艺术化 生活美学 
建筑符号学视野下的城市形象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0年第19期140-141,共2页仲树声 
城市中建筑风格的趋同化导致城市文化支离破碎,新旧建筑之间没有协调感,同时导致人们产生审美疲劳,对生活环境感到陌生。本文从当代城市空间设计入手,在国内外建筑符号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符号学与城市形象的关系进行研究及解析,...
关键词:建筑符号学 文化符号 城市形象 城市文脉 
试析符号学在城市标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长沙梅溪湖城市岛为例被引量:5
《重庆建筑》2019年第10期44-46,共3页马陈 
以研究符号学在长沙梅溪湖城市岛建筑与景观中的应用为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查阅的方法,借助符号学的理论,从形式符号、空间构成、象征表达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岛的内涵,诠释了在城市岛的建筑与景观设计中运用的夸张和重复两种符号设...
关键词:建筑符号学 形式符号 空间构成 建筑元素 梅溪湖城市岛 
基于城市大视角的建筑符号--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设计
《重庆建筑》2018年第12期59-60,共2页梁鼎森 梁路 许景峰 顾红男 丁素红 史昆琳 
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图1)是以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领衔的市川剧院专业剧场,设计重点考虑戏曲演出、展览和川剧人才培训等功能。艺术中心由一个696座的戏曲剧场(也是主剧场),一个150座的旅游剧场(建成时调整为300座的实验剧场),和一个...
关键词:表演艺术家 中心设计 川剧 建筑符号 重庆 大视角 旅游剧场 城市 
建筑符号对城市独特性表达的意义
《门窗》2018年第14期174-175,共2页许咤 赵梅红 
我国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对我国城市具有标志性的传统建筑造成多种不利的影响,通过对研究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建筑符号对城市多方面的认知,并分析我国部分城市在建筑符号应用的误区,强调建筑符号具有表达城市独特性与可识别...
关键词:建筑符号 城市独特性 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 
试论建筑文脉性发展的重要性被引量:1
《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101-101,共1页李晓阳 
遵照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发展而来的现代建筑脱离了传统建筑在形式表现上的制约,适应了与当时的工业化社会和谐统一的条件。这样的做法虽然符合功能性和理性,却损害了与社会和人类之间的文脉联系。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文脉丢失问题渐渐显...
关键词:文脉主义 现代建筑 建筑符号 城市 
徽派建筑符号在安徽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再生设计被引量: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72-76,共5页李长福 郭艳 
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15SK016);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15SK007);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LZ2015002);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7A0289)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城市形象设计虽"时尚"但遗失了其本源,让城市形象缺乏独特的地域性视觉特征。由于现代城市形象中对地域性元素注入不够,让城市本土特有色彩丢失,从而让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减弱。文章旨在研究地域性传统建筑符号并...
关键词:徽派建筑 建筑符号 地域文化 城市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