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意象

作品数:84被引量:9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涛梁璐璐罗迅郭鹏付民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符号与现代语境交织下的建筑意象表达——哈萨克斯坦建筑语言的脉络与范式
《华中建筑》2025年第3期1-4,共4页赵彦军 冷先平 
该文以哈萨克斯坦历时性关键历史节点为轴线,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尤其是当下传统符号与现代语境交织下的建筑意向表达,在如今主体民族文化元素觉醒和民族意识自省交织下,成为新的装饰风格倾向和建筑设计范式。通过梳理俄国、苏联历史语境...
关键词:传统符号 现代语境 建筑意象 哈萨克斯坦 建筑语言 
建水文庙建筑符号的人文精神探析
《西部学刊》2024年第11期17-20,共4页王静娴 刘正平 
聚焦建水文庙建筑意象所展现的人与宇宙关系,基于传统的易学时空观、儒家信仰,阐述其体现的人文精神。首先是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棂星门象征天地之道的三座大门。太和元气描述了天道观念下万事万物的生化和演变,洙泗渊源展现了孔...
关键词:建水文庙 建筑意象 象天法地 
中国古代文学的建筑意象概论被引量: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袁忠 
中国古代建筑意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中国古代文学创造了古建意象。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不同体裁来看,《诗经》《楚辞》是体悟型古建意象的滥觞;汉赋营造了恢宏空间意象;唐诗展现了盛世场所精神的情感挥洒;宋词体现了亭台楼阁的人生意象...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意象 
基于黄云皓《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的大观园人物活动空间
《湖南包装》2023年第6期61-64,69,共5页殷乐 
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2YBC462)。
文章基于黄云皓《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人物活动空间。主要从人物行为空间的类型划分、路径空间的叙事性阐述到活动空间中的伦理意蕴挖掘进行剖析,并结合《红楼梦》相关的园林建筑图像来...
关键词:行为学 《红楼梦》 大观园 人物活动空间 园林图像 
AIGC技术下的建筑生成设计方法初探——以Prompt关键词生成建筑意象的整体设计过程为例被引量:11
《城市建筑》2023年第15期202-206,213,共6页黄龑枫 周毅荣 
近年来,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和各类生成式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建筑生成设计对规则、算法等基于建筑学本体建构的研究脉络不断完善,但是从建筑师设计流程和工作环节中交互的具体文本和出图环节方面讨论建筑生成设计的研究较少。本研究...
关键词:AIGC 建筑生成式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流程 建筑意象 
建筑叙事性表达探寻——古田三馆创作札记
《福建建筑》2023年第5期77-80,共4页袁军 
回顾“古田三馆”建筑创作中,通过触发建筑意象和“种子”的文化意象的感应与联结参与书写城市叙事的设计实践,并展示了与场地环境、空间演绎、形态建构相关联的思考与努力,旨在分享建筑参与城市文化建构的价值认同与行动路径。
关键词:建筑意象 城市叙事 文化建构 
“诗意栖居”居住空间设计
《上海纺织科技》2023年第1期I0016-I0016,共1页杨扬 
作品说明:设计从建筑、景观到室内力求表达一种灵动、写意的场所感。融合传统的建筑特色和元素来表达自然的意境,将中国的建筑意象与现代设计理念相互融合,达到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居住空间设计 建筑意象 诗意栖居 场所感 现代设计理念 生活品质 相互融合 
龙门山·卧云台
《现代装饰》2022年第6期94-101,共8页杨喆 陈仁振 秋语(摄影) bpi(摄影)  潘友才 
成都向北50公里是巍峨的龙门山脉和奔流不止的渝江,它们横亘在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四川),造就了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卧云台就坐落于常年云雾缭绕的龙门山中,俯瞰渝江。“卧云”的建筑意象便源于这片山水,高卧云雾中...
关键词:回归传统 建筑意象 云台 川西高原 成都平原 龙门山脉 云雾缭绕 回归自然 
论李煜词建筑意象书写
《镇江高专学报》2022年第3期18-21,共4页侯飞宇 
李煜词在其建筑书写中继承了“男子作闺音”的抒情传统,通过庭院、阑干、画堂等建筑意象较好地表现了女子相思愁苦、孤寂落寞等闺阁情感。同时,李煜词也重视自身生命体验的抒发,其建筑书写体现了欢宴之乐、思亲之哀、危境之忧、亡国之...
关键词:李煜  建筑意象 
试析古诗词中建筑意象的文化意蕴被引量:2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80-83,共4页孙芳芳 
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太原地区孤岛型古建筑调查与文化内涵发掘研究”(2020A118)。
建筑艺术作为物质性最强的艺术,是在古代文化的主导下产生的。古诗词中出现了许多与建筑相关的内容,建筑本身无法表达的意蕴,却可以借助诗词来传递和体现。作为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中国古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
关键词:古诗词 建筑 意象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