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丘陵地区

作品数:107被引量:22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文才郑曙峰唐胜王允青李录久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滁州市南谯区林业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淮文史》《林业建设》《农业开发与装备》《江苏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25年第2期124-126,共3页王晶晶 唐菲 高俊兰 史丹 张国龙 施六林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S202103a06020186);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发展项目“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林农高效复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S202204c0602006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项目“和美乡村特色产业‘四新’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目的]探索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林农复合模式综合效益,合理利用林下空间,扩大薄壳山核桃种植经济效益。[方法]2022—2023年选取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种植基地,对照薄壳山核桃纯林栽植,开展薄壳山核桃-大豆-油菜、薄壳山核桃-大豆-小麦...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 林农复合模式 生长量 经济效益 
江淮丘陵地区补充耕地质量评价被引量:8
《江苏农业学报》2022年第6期1517-1523,共7页詹雪洁 丁琪洵 周文强 汪甜甜 郭匿春 马友华 
农业农村部农田“耕地质量保护专项国家耕地质量监测”项目(21190017/125C0505);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19-047);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03a06020002)。
为探讨区域性补充耕地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的全椒县和长丰县为研究区域,在确定基于生产适宜性、区域性特点和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分区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德尔菲法确定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补充耕地 江淮丘陵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耕地质量评定 
江淮丘陵地区石质山地造林技术被引量:1
《安徽林业科技》2021年第4期26-27,36,共3页万玉衡 
石质山地造林是挖掘林地潜力、拓展造林绿化空间、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实现绿色增长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对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及植被现状等基本情况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造林树种选择、植苗和播种...
关键词:江淮丘陵地区 石质山地 造林技术 
江淮丘陵地区朴树大苗移植养护技术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4期162-163,共2页苗凤红 
本文对江淮丘陵地区朴树大苗移植养护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选地整地、选苗、挖掘及包装、移植、肥水运筹、整形修剪、搭架遮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朴树大苗移植成活率、确保移植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朴树 大苗移植 养护 江淮丘陵地区 
基于GIS的江淮丘陵地区典型县域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6
《土壤通报》2021年第1期16-24,共9页郜敏 黄安东 李德成 张兆冬 王莉莉 赵明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1226);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5a034);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Y412201431);安徽理工大学人才引进项目(zy020)资助。
以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的定远县为例,自1401个土壤样本点获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侵蚀程度、耕层厚度共六项指标,利用GIS空间插值方法,使用隶属度函数,构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县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土壤质量评价 克里格插值 隶属度函数 相关系数 
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3个长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被引量:3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931-937,共7页王陆军 周米生 蔡新玲 沈军城 肖莉 王辰 杜杰 胡方伟 杨蓉 刘西军 
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项目(2015BAD07B050303)资助。
为探讨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长山核桃结果期的光合特性及差异性,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波尼(Pawnee)、马汉(Mahan)和威奇塔(Wichita)3个主栽品种的光合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Pn、Gs和Tr日变化曲线均呈不对称双峰...
关键词:长山核桃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光合-光响应曲线 相关性分析 
江淮丘陵地区稻麦周年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被引量:8
《中国稻米》2020年第3期69-72,共4页许有尊 孔令聪 周永进 习敏 杜祥备 孙雪原 季雅岚 吴文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淮丘陵灾害多发区稻—麦两熟丰产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模式优化”(2018YFD0300903);沿江平原稻稻和稻麦两熟区周年节本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2017YFD 0301304)。
针对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水稻-小麦"周年生产现状,在前期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该地区稻麦周年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条件下的光热水资源优化配置特征及品种配置原则、季节间茬口衔接、机械化种植方式、丰产高效群体构建、肥水耦合优化调...
关键词:江淮丘陵地区 稻麦周年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江淮丘陵地区柘树培育利用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安徽林业科技》2020年第2期10-12,共3页王懿君 
柘树作为广泛分布的灌木或小乔木,在江淮丘陵地区曾有一定的天然分布,但目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本文通过对江淮丘陵地区的天然次生林进行调查,分析了柘树群落主要树种组成、数量及生长情况,并提出加快柘树培育利用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柘树 珍贵用材 江淮丘陵地区 
江淮丘陵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与文化成因
《北方音乐》2019年第23期39-40,共2页谢慧敏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淮丘陵地区民歌的挖掘整理与形态学特征研究”(项目编号SK2017A0427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地方高校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以滁州学院音乐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6jyxm0733)
江淮丘陵地区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发生过许多影响江淮丘陵地区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的重大事件,所以江淮丘陵地区是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合地,文化特色鲜明,内容广泛。民歌已经成为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突出代表,本文将从地理、音乐、语...
关键词:江淮丘陵地区 民歌 音乐特征 文化成因 
江淮丘陵地区几种常绿树种防范雪灾措施被引量:1
《安徽林业科技》2019年第5期39-41,共3页张德明 
雪灾会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经济效益损失和巨大的生态效益损失。本文以2018年1月突如其来的大雪给江淮丘陵地区几种常绿树种造成的灾害为例,分析了雪灾特点,阐述了该地区主要常绿树种雪灾成因,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江淮丘陵地区 常绿树种 雪灾 防范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