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聪

作品数:124被引量:981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砂姜黑土栽培技术大豆淮北地区小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耕作与栽培》《作物学报》《世界农业》《农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淮海南部地区夏大豆抗逆固氮防衰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2025年第1期140-142,共3页陈小飞 金文俊 雷伟侠 孔令聪 黄志平 杜祥备 
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课题“黄淮海南部高油高产大豆栽培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2023ZD040330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豆多器官协同响应花荚期干旱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2108085MC94);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PS09)。
大豆是保障国家粮油供应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作物之一,对于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逆境胁迫和氮素营养供应不足引起大豆早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大豆抗逆固氮...
关键词:抗逆 固氮 防衰 栽培技术 
花荚期土壤干旱对大豆豆荚同节位叶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4年第6期1339-1347,共9页杜祥备 陈小飞 金文俊 雷伟侠 韦志 黄志平 孔令聪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08085MC94)。
为明确干旱胁迫影响豆荚同节位叶早衰的生理机制,于2021-2022年在安徽合肥进行盆栽试验,采用两个大豆品种(皖豆37,干旱弱敏感品种;皖豆38,干旱敏感品种)及三个土壤水分含量(SWC)(75±5)%、(60±5)%和(45±5)%,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豆荚同节...
关键词:大豆 豆荚同节位叶 干旱 抗氧化防御机制 
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增密抗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大豆科技》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杜祥备 陈小飞 金文俊 孔令聪 李杰坤 王路路 赵冬 沈维良 钱振亚 黄志平 
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黄淮海高油高产大豆栽培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2023ZD0403305);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CARS-04-PS09)。
为充分挖掘大豆品种生产潜力,促进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文章对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单产水平关键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该地区大豆≥3750 kg/hm^(2)优质高产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指标;以“增密抗逆”为核心,配套种子处理、种植方式、合理施肥...
关键词:黄淮海南部地区 大豆 增密抗逆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安徽稻油两熟制不同种植方式下气候资源配置和演变被引量: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3期436-445,共10页金文俊 陈小飞 陈金华 韦志 雷伟侠 孔令聪 杜祥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301401)资助。
安徽沿江地区稻-油复种模式下茬口衔接紧密、光温资源紧张,季节间气候资源配置备受关注。移栽和直播是补充和调配气候资源的有效种植方式,而稻油两熟制中不同种植方式下不同作物生长季气候资源配置、演变特征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
关键词:稻-油复种 资源配置 气候变化 种植方式 
不同新型肥料对小麦光合特性、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作物杂志》2022年第4期193-198,共6页于国宜 孔令聪 张亮 韦志 王永玖 王智 杜祥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1306,2018YFD0300906)。
为明确不同新型肥料的使用效果,为生产中合理选择肥料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在安徽省怀远县龙亢农场设置普通化肥、保持肥、活性增效肥、活性炭肥、活性素肥、土壤改良剂+习惯施肥和习惯施肥共7个不同肥料处理,研究对小麦...
关键词:新型肥料 小麦 产量 冠层结构 
江淮不同亚区冬小麦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被引量:3
《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第6期121-130,共10页陈金华 刘瑞娜 吴文革 杜祥备 周永进 孔令聪 戴其根 霍中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905,2018YFD0300906);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KJZLJJ202002)。
【目的】揭示江淮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为不同区域涝渍害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江淮地区苏皖二省境内14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通过对冬小麦全生育期月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序列进行主成分降维与K-Mean...
关键词:江淮地区 冬小麦 气候风险 涝渍害 时空演变 
不同产量水平大豆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差异研究被引量:2
《大豆科学》2021年第6期774-779,共6页雷伟侠 韦志 孔令聪 黄志平 杜祥备 
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PS07);安徽省油料体系建设专项;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18030701178)。
为探讨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功能叶SPAD值、冠层叶面积指数(LAI)和光能截获率(LI)的差异,本研究以产量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法将12份大豆品种划分为高产型、中产型和低产型,比较不同产量水平大豆产量构成因子、SPAD值、...
关键词:大豆 产量水平 群体特征 光合特性 
江淮稻-麦周年小麦品种耐渍性评价鉴定研究被引量:3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年第6期17-22,共6页季雅岚 孙雪原 吴文革 杜祥备 孔令聪 甘剑锋 何毕 李文阳 戴其根 霍中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903、2018YFD0300906);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项目(2021YL007)。
渍害是江淮地区稻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选用耐渍抗逆小麦品种是主动抗灾的直接有效技术途径,但小麦耐渍性评价至今尚无行业标准,鉴定时期也不尽统一。对江淮小麦生产上主推品种经预试验后选择产量表现较好(≥6000 kg·hm^(-2))的41...
关键词:小麦 江淮地区 稻-麦周年 渍害 孕穗期 耐渍系数 
江淮稻-麦周年丰产抗逆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19期F0002-F0002,共1页吴文革 周永进 孔令聪 杜祥备 季雅岚 霍中洋 戴其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安徽粮食多元种植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8YFD0300900)。
江淮地区常年稻-麦轮作面积4,500多万亩、占全国的2/3,年产粮4,000万吨以上,长期以来为保障国家口粮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江淮稻、麦传统生产中普遍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季节间分配不合理,灾害频发;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耕作、播种质量...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播种质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创新团队 农民增收 模式创新 江淮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 
江淮稻-麦周年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及其效果被引量:2
《中国稻米》2021年第3期73-77,共5页韦刚 吴文革 周永进 郑兆阳 许有尊 孔令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安徽粮食多元化绿色丰产增效技术模式规模化示范与应用”(2018YFD03009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淮丘陵优质中晚粳稻-弱筋小麦两熟绿色丰产提质增效技术模式示范应用”(2018YFD0300906-3)。
江淮地区温光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该地区地处南北气候过度地带,病虫草害类型复杂,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是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江淮地区作物周年种植,模式多样,其中以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为主。本研究根据安...
关键词:稻-麦轮作模式 病虫草害 绿色防控技术 江淮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