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沟灌

作品数:13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斌田东生李伏生胡笑涛王文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家顾问》《中国农业科学》《吉林水利》《水利规划与设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灌溉方式对干旱区制种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0
《水利规划与设计》2023年第4期59-62,共4页谭紫熠 张芮 张梅花 董博 杨义荣 赵霞 薛子钰 刘德峰 袁超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1YF5NA007);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重大项目)(21ZD4NF044);甘肃省水利科学试验研究与技术推广计划项目(甘水建管发[2021]71号)。
探索干旱区制种玉米的优良灌溉方式。以制种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种灌溉模式,并于2022年在民勤县开展了畦灌、滴灌、常规沟灌、交替沟灌4种灌溉方式下制种玉米的大田试验,在民勤县制种玉米种植上采取交替隔沟沟灌可显著提高制种玉米的...
关键词:灌溉模式 交替沟灌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旱期环境下农作物交替沟灌新技术应用研究被引量:1
《吉林水利》2019年第7期13-15,21,共4页陈志超 
为研究我国部分地区在旱期环境下进行沟灌的合理方式,通过进行场地农作物培育试验,进行了常规沟灌、低水位交替沟灌及高水位交替沟灌三种不同沟灌模式下的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土壤中水分流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沟灌模式下农作...
关键词:旱期环境 农业灌溉 交替沟灌 水利工程 
交替沟灌玉米灌浆期茎流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与模型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2
《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第2期233-245,共13页杜斌 胡笑涛 王文娥 马黎华 周始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9163)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不同处理玉米茎流进行精准预测,为推算玉米蒸腾耗水量以及制定合理的灌水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试验研究对象为夏玉米,品种为西农985。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交替沟灌高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
关键词:交替沟灌 玉米茎流 人工神经网络 分层土壤含水量 
基于茎秆直径微变化信号强度监测交替沟灌玉米水分状况被引量:4
《农业工程学报》2018年第2期98-106,共9页杜斌 冉辉 胡笑涛 王文娥 周始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163)
为研究茎秆直径微变化信号强度与交替沟灌玉米水分状况,试验设置常规沟灌处理、交替沟灌高水处理和交替沟灌低水处理,研究了3种处理玉米茎秆直径最大日收缩量(maximum daily shrinkage,MDS)、茎秆直径日增长量(daily increase,DI)与土...
关键词:信号分析 灌溉 水分 日最大收缩量 日增长量 
交替沟灌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国草地学报》2015年第6期42-48,共7页肖玉 贾婷婷 李天银 张静 吴德斌 栗亚平 刘慧霞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3GS05907);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lzujbky-2014-m0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1403048-3)
设置紫花苜蓿品种、灌溉方式和灌溉量3个因素,探讨不同灌溉量下交替沟灌对金皇后和亮苜2号两个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交替沟灌消耗50%的常规灌溉量时能够保持紫花苜蓿产量不显著降低。交替沟灌降低了...
关键词:交替沟灌 灌溉量 紫花苜蓿 产量 品质 
沟灌方式和施肥水平对甜糯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节水灌溉》2014年第6期1-4,8,共5页张潇潇 钱慧慧 吴祥颖 李伏生 
国家"863"计划(2011AA1005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2BAD05B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070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033004)
在补充灌溉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沟灌方式和施肥水平对甜糯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广西地区甜糯玉米节水节肥模式,从而提高其水肥利用效率和保持土壤质量。试验设3种沟灌方式,即常规灌溉(CF),交替沟灌(AF)和...
关键词:甜糯玉米 交替沟灌 产量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交替沟灌条件下土壤水稳定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被引量:5
《灌溉排水学报》2014年第4期251-255,共5页吴友杰 魏镇华 杜太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22905);国家863计划课题(2011AA100505);水利部公益项目(2012010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0479)
为深入探讨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节水机理,分析了交替沟灌务件下土壤水稳定氢氧同住素分布特征及不同层次土壤水对玉米根系吸水的贡献率,明确了玉米根系吸水来源。结果表明,土壤水稳定氢氧同位素在沟、垄表层富集,沟中是垄上的28.78...
关键词:交替沟灌 稳定氢氧同位素 土壤水分 玉米 根系吸水 
交替沟灌对大豆根层水分运动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农机化研究》2013年第12期129-132,共4页汪明霞 赵志贡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1B570007);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205);黄河水院科研基金项目(2012QNKY010);黄河水院科研基金项目(2013KXJS005)
在蒸渗仪测坑中,对隔沟交替灌溉条件下大豆根系层土壤水分运动与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隔沟交替灌水方式与常规灌溉相比较,有助于减少灌溉水分在土壤根系层以下的深层渗透,干湿交替灌溉有助于减少表层土壤的蒸发,且在适宜的灌水量...
关键词:隔沟交替灌溉 土壤水分运动 产量 大豆根系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豆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灌溉排水学报》2011年第6期128-130,共3页徐正飞 夏桂敏 郑丽丽 陶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9147);辽宁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重大项目(2008212003)
为了探讨辽宁中部地区大豆节水优质灌溉模式,在有滑动遮雨棚的测坑中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沟灌、固定沟灌和交替沟灌3种灌溉模式对大豆的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替沟灌比常规沟灌、固定沟灌更能促进大豆的根和茎粗...
关键词:大豆 交替沟灌 产量 品质 性状 
温室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为滴灌和交替沟灌被引量:1
《农家顾问》2010年第11期29-29,共1页杜社妮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沟灌、滴灌、交替沟灌和固定沟灌4种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内黄瓜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灌溉方式对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影响不同;黄瓜前期产量是交替沟灌〉滴灌〉常规沟灌...
关键词:温室黄瓜 灌溉方式 沟灌 滴灌 水分利用效率 前期产量 试验材料 叶面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