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鼢鼠

作品数:334被引量:989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花立民魏登邦楚彬苏军虎张同作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四川动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种化学药物对高原鼢鼠行为及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20年第4期375-384,共10页蔡志远 王缠 郭怀亮 姚宝辉 谭宇尘 苏军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706,31460566);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606RJDA314);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基金项目(GAU-QDFC-2018-02)。
为探究2种抗焦虑化学药物(米非司酮和醋酸奥曲肽)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应激的缓解作用,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以预选浓度为10 mg·mL^-1的米非司酮和10μg·mL^-1醋酸奥曲肽为实验组。间隔灌胃7 d后,对高原鼢鼠的采食量、体质量、...
关键词:抗焦虑 应激 高原鼢鼠 动物行为 旷场实验 应激激素 
高原鼢鼠肝脏组织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进化和表达被引量:3
《四川动物》2020年第1期1-14,共14页安志芳 魏琳娜 王志洁 李苏华 徐波 李永晓 魏莲 魏登邦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ZJ-901)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一种世居青藏高原的地下鼠,对严重的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低氧诱导细胞周期G1、G2期阻滞。为了探讨高原鼢鼠适应低氧环境的分子机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53下游细胞周期基因p21、CyclinD1、CyclinE、C...
关键词:高原鼢鼠 细胞周期基因 进化分析 海拔 表达 
川西北草原高原鼢鼠密度调查及引诱剂与D型肉毒素复合毒饵对其的灭效被引量:4
《四川动物》2017年第2期203-207,共5页邓熙龄 徐高伟 刘伟 杨庭勇 何剑 谢红旗 杨孔 李西动 Bastiaan G.Meerbur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380);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项目(CX2015SZ100)
目的为了掌握川西北草原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 Pallas种群密度和提高D型肉毒素杀灭高原鼢鼠的效率,于2013年和2014年在位于川西北草原的红原县草原调查了高原鼢鼠的密度,并研究了不同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及引诱剂与D型肉毒素复合毒饵...
关键词:红原县 高原鼢鼠 D型肉毒素 引诱剂 
高原鼢鼠内脏器官与海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15年第4期574-578,共5页张守栋 杨传华 李邦 张同作 苏建平 林恭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05,31372197);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NS-113)
小型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质量和消化道长度具有高度可塑性,是其对环境适应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高原鼢鼠内脏器官随海拔梯度变化的比较研究,旨在从形态结构方面来探讨高原鼢鼠对环境和低氧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雄性高原鼢鼠心脏湿...
关键词:高原鼢鼠 内脏器官 海拔 相关性 进化适应 
地下啮齿动物扩散研究的现状、挑战及展望被引量:4
《四川动物》2014年第6期954-960,共7页楚彬 花立民 纪维红 周延山 刘丽 
甘肃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No.1304WCGA174);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No.201203041)资助
地下啮齿动物由于其独特的栖息环境,在农田、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地下啮齿动物繁殖、选择栖息地以及危害环境与其扩散密切相关。扩散是动物扩大分布区域,进行基因交流和促进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研究地下啮齿动物扩散...
关键词:地下啮齿类 扩散 高原鼢鼠 生态学 
高原鼢鼠的消化对策被引量:1
《四川动物》2014年第5期646-651,共6页张守栋 林恭华 杨传华 崔雪峰 覃雯 张同作 苏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05;31372197);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NS-113)
动物面临不同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往往采取不同的消化对策,而消化道结构在动物的消化对策中起关键作用。为进一步了解高原鼢鼠的生存对策,比较了高原鼢鼠与大白鼠消化道形态结构与食物摄入量、食物吸收量及食物消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关键词:高原鼢鼠 消化道形态 消化率 消化对策 进化适应 
高原鼢鼠对戊巴比妥钠的麻醉反应被引量:1
《四川动物》2014年第3期445-448,共4页崔雪峰 林恭华 张同作 苏建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197;31370405)
为了解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解毒能力,比较分析了戊巴比妥钠对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产生的麻醉时间,及连续注射戊巴比妥钠对实验室内高原鼢鼠麻醉时间的影响过程。研究显示,在野外状态下,雌、雄...
关键词:高原鼢鼠 戊巴比妥钠 麻醉时间 植物次生代谢物 解毒能力 
高原鼢鼠种群历史动态研究被引量:4
《四川动物》2010年第5期521-526,共6页唐利洲 于龙 陈建刚 朱磊 王俊杰 丁伟 苏建平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LY-2002-3);曲靖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重点项目(2009ZD004)
利用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分析了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整个分布区及4个地理种群历史动态变化。结果显示,0.33~0.16百万年前(Ma),该物种有效种群大小出现最高值与最低值,种群剧烈波动;0.16~0.08Ma,种群大小基本保持...
关键词:高原鼢鼠 种群历史动态 有效种群大小 突变速率 冰期 
高原鼢鼠、鼠兔及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乳酸脱氢酶活力及同工酶谱被引量:9
《四川动物》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魏莲 魏登邦 王晓君 蔡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60044);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NCET-05-0893)资助
为了探讨高原鼢鼠和鼠兔的低氧适应机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高原鼢鼠、鼠兔及大鼠心肌和骨骼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力,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了LDH同工酶。结果显示:鼢鼠、鼠兔、大鼠心肌LDH活力分别为1...
关键词:高原鼢鼠 高原鼠兔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谱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红细胞低氧适应特征被引量:35
《四川动物》2008年第6期1100-1103,共4页王晓君 魏登邦 魏莲 张建梅 于红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60044)
为探讨高原鼢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洞道生境及高原鼠兔对高海拔低氧生境的适应机制,用Sysmex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两种高原动物的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类型进行分析,后者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果表明,高原鼢鼠...
关键词:高原鼢鼠 高原鼠兔 低氧 高二氧化碳 红细胞 血红蛋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