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小说

作品数:71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烨陈红旗杨晶黄静孙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嘉应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资助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阶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浪漫与写实的互动相生:1927—1930年间的革命小说
《励耘学刊》2016年第2期144-152,共9页陈红旗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科研类项目“世界性的‘红色三十年代’与中国左翼文学的嬗变”(批准号:2013WYXM0106);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演进与嬗变(1927—1937)”(批准号:粤财教[2013]246号)的阶段性成果
1927—1930年间的革命小说倡导文学与政治的联姻、浪漫与写实的结合,并具体表现为:在想象革命时充满了政治意味;在浪漫书写中夹杂着现实观照。在阶级立场和域外视域的助推下,革命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末走向兴盛的过程中,也生成了众多艺...
关键词:革命小说 浪漫书写 现实观照 阶级立场 艺术局限 
当文学遇到了革命
《新世纪周刊》2007年第4期127-127,共1页余世存 
讲中国现代文学史,很难绕开蒋光慈,但其作品,跟今天明星作家的作品惊人地一致:流行一时,事后不堪卒读。但我们也许有把握地说,今天的明星作家们未必有蒋光慈的幸运,能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蒋光慈 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品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革命小说 作家 大革命失败后 明星 大众文学 少年 
“灰色化”:新文学中知识分子向民众认同的三种过程被引量:1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2期203-214,共12页张福贵 
关键词:中国知识分子 阶级意识 情感方式 灰色化 道德人格 认同 社会变革 思想启蒙 鲁迅 革命小说 
中国三十年代“革命小说”价值的再认识
《东疆学刊》1993年第2期21-24,共4页郝长海 张福贵 
中国三千年代“革命小说”的“革命加恋爱”是“五四”小说个性解放的道德主题向阶级解放的政治主题开始转换和交汇时的必然形态。用“革命的浪漫蒂克”评价当时的“革命小说”,这标志着人们对革命小说的深刻反思,说明人们的思想认识与...
关键词:革命小说 三十年代 “五四”小说 “革命加恋爱” 再认识 道德主题 个性解放 阶级解放 政治主题 作家 
《到莫斯科去》的发表时间及其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36-,33,共2页尚侠 王中忱 
左联烈士胡也频的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作者自署“一·九二九年五月七日早上二时作完于上海”。小说标志着胡也频创作道路上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立场转变的新起点。可是,关于这部作品的最初发表时间,有关文章和著作的记述存在着...
关键词:发表时间 莫斯科 革命小说 新起点 单行本 长篇小说 小资产阶级 左联五烈士 创作道路 资料编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