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理解

作品数:23被引量:3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吴炫卢健刘汉波郭芳丽崔德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花》《文艺理论研究》《学海》《上海文学》更多>>
相关基金: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韩国国家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秦修平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年第5期187-188,共2页秦修平 
我们无一不是身处所谓的生活之中,道听途说或亲历着各种大小事件的发生,然后,带给我们或重或轻的肉体或精神的触动。这些触动集结于胸,久而久之,形成我们对外界社会或生命存在的个体化理解,将之付诸于绘画,便形成了我们个体化的表达。...
关键词:个体化理解 随笔 创作 社会事件 生命存在 艺术问题  艺术家 
“否定主义”的否定——否定主义美学之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85-91,共7页严春友 
吴炫教授提出的否定主义美学颇有新意,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值得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否定主义包含着自我否定的悖论,由此造成了逻辑上的矛盾;而对于语言和概念的滥用,则导致了表述的混乱和理解的障碍;否定主义美...
关键词:否定主义 本体性否定 个体化理解 悖论 
“个体之我”与“哲学之我”——对西方现代哲学的一个不完全考察
《学海》2003年第3期33-39,共7页汤拥华 
本文以“个体之我”与“哲学之我”的关系为基本问题 ,对西方现代哲学几种有代表性的个人观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文章意图指出 ,哲学对“个体之我”的探讨不能忽视“哲学之我”的构建。个体不是先在的事实 ,保持反思性的哲学生活 ,始终...
关键词:西方现代哲学 “个体之我” “哲学之我” 本能 偶然性 孤独 个人观 哲学批判 “个体化理解” 
论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化理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5-9,共5页吴炫 
否定主义哲学认为 ,在意义问题已不能像以往那样采取从众的方式去解决的情况下 ,我们每个人只能依赖自己对事物的“个体化理解” ,来建立一种不可重复的意义。它表现在日常行为中追问“我行我的什么素 ?” ;表现在两性领域中珍视不可重...
关键词:日常生活 本体性否定 个体化理解 人生追求 否定主义哲学 自我 职业 爱情 人生目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