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炫

作品数:125被引量:27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本体性否定否定主义文学文学观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贺麟儒学复兴的哲学批判创造审视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202-202,共1页吴炫 马宁 
贺麟诉诸儒学复兴提出的“新心学”,由于缺乏哲学的批判创造性思维,因而难以建构既非儒学也非西学的中国式现代哲学:一是通过西方现代认识论哲学修补儒家心学进行儒学创新,是依附西方哲学观念的学术拼凑融汇思维,所以不能展开对儒家心...
关键词:认识论哲学 儒学复兴 贺麟 哲学批判 创造性思维 新心学 儒学创新 现代哲学 
中国文学创造张力论
《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91-200,I0005,共11页吴炫 马宁 
中国文学的创造张力体现为:文学按照“载道”要求只在文体修辞性等方面的创新,导致作家的依附性思维而使得中国文学“从动于文化”;文学尊重人的爱欲和情感,反抗礼教道教束缚的生命觉醒,因为作家缺乏“自己的情理统一”努力而使得中国...
关键词:从动文化 弱动文化 能动文化 个体哲学 象内独象 
梁漱溟文化复兴论的哲学审视——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例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2期17-23,共7页吴炫 闫淑 
梁漱溟揭示了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异彩之处及形成原因,指出文化发展的三个路向和人类文化的未来趋势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他试图将儒家的“仁”与西方的生命意志等哲学打通,用直觉主义为儒学辩护,因而造成了如下三种理论局限:一是儒家的“仁...
关键词:梁漱溟 文化复兴 中西文化 哲学审视 
贺麟儒学复兴的哲学批判创造审视被引量: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34-41,共8页吴炫 马宁 
贺麟诉诸儒学复兴提出的“新心学”,由于缺乏哲学的批判创造性思维难以建构既非儒学也非西学的中国式现代哲学:一是通过西方现代认识论哲学修补儒家心学进行儒学创新,是依附中西方哲学观念的学术拼凑融汇思维,所以不能展开对儒家心、理...
关键词:儒学文化复兴 汇通修补创新 窄化错位认知 哲学批判创造 
论“弱创造”被引量:1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8-28,共11页吴炫 
“弱创造”来源于中国《易传》“多样统一”“道本器末”哲学思维方法,是对经典之“一”进行时代、个性等差异的学术阐释之“多”。“弱创造”遮蔽了司马迁、苏轼、曹雪芹对儒道哲学批判改造的哲学“强创造”,形成了非哲学批判的中国哲...
关键词:弱创 创新 道器 阐释 个性 
中华生命力美学的问题之思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3期11-20,共10页吴炫 蔡甜甜 闫淑 
在生命力对生命感觉、意志、情感差异进行捍卫并产生文化创造力的意义上,中华生命力美学以改造传统儒道美学和西方生命美学的美学问题为宗旨,旨在从中国儒道文化轻视和排斥的生命力之历史和现实中提出自己的美学问题:一是从历史上汉民...
关键词:美学问题 中华尊严 优秀文化 感受大同 力量强弱 
生命力·变化力·创造力--否定主义哲学问题下的庄子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22年第1期179-189,共11页吴炫 
基于否定主义关注中国人生命力和创造力被儒道哲学遮蔽的问题,从审视《易经》凶吉占卜思维之局限,发现先秦儒家哲学的伦理异化和老庄哲学的生命异化,进而以宇宙天道神秘、生命地道复杂、文化人道创造之中国当代文化哲学分析庄子生命哲...
关键词:否定主义 生命力 变化力 创造力 庄子哲学 
从历史真实到艺术创造性真实——论宫廷剧的创造性路径
《人文杂志》2022年第2期61-69,共9页吴炫 蔡甜甜 
缺乏艺术的批判创造性思维,是中国近几十年宫廷剧制作和鉴赏被浮泛解读为文化功利性的“宫斗”的重要原因。但中国优秀影视艺术的创造性经验,却是将“宫斗”和“史实”只作为材料而通过批判创造思维建立自己的艺术立意的。其中的路径有...
关键词:创造性路径 宫廷剧 艺术创造性真实 
重新理解中国文化——否定主义对等互动文化哲学实践被引量: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31-40,共10页吴炫 刘鸣 
中国学者依附儒道伦理文化去看世界,自然会产生主导性、功利性、群体性的儒道释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窄化认知,并以此产生"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中西融汇"等非哲学创造性命题。中国文化的窄化认知忽略了盘古三皇创造神所建立的非主导性、超...
关键词:中国文化窄化认知 生命力创造力信仰 对等互动的中国文化 
文学经典的批判创造性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7期72-73,共2页吴炫 张丽锋 
《湘潭大学学报》2021年2期,16000字中国的创造性文化是一种未被哲学观念化的文化,从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学理论,其源头可追溯到神话创造天地的盘古、创造人类生命的女蜗和燧人氏、伏羲、炎帝三皇,而文学经典中的创造是这种创造力的延...
关键词:文学经典 个体化理解 文学理论 湘潭大学学报 观念思想 儒道释文化 燧人氏 哲学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