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业关系

作品数:46被引量:21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军峰凌弓熊伟马晓河黄汉权更多>>
相关机构:许昌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韩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管理世界》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镇化背景下苏南茶农身份的转变
《福建茶叶》2023年第7期123-125,共3页汪姿廷 
浙江农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202110341032,指导教师:蒋培);2021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21R412025)。
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苏南地区,由于乡镇企业起步较早,促使当地农民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变到以工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工农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在乡镇茶企业发展与改制过程中,茶农自身的身份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关键词:苏南模式 工农业关系 苏南茶农 身份转变 
表达性建构与客观性现实相统一的方法论意蕴——评《中国工农业发展关系研究(1949-2003)》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46-51,共6页卫世乾 
2011年度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2011BDJ002)
《中国工农业关系研究(1949-2003)》一书详尽勾勒了新中国工农业发展关系的演进脉络,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面临中国特殊国情为推进工农业协调发展所实施的经济政策,运用经济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工农业发展关系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该书在宏...
关键词:工农业关系 表达性建构 客观性现实 方法论意蕴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对工农业关系问题的探索被引量: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2期60-64,共5页丁云 刘梦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文化需求状况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10010)的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十分关注如何处理工农业的关系问题。他通过一系列思考和实践,不断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出了"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农业就是工业"、"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等...
关键词:毛泽东 工农业关系 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农业关系的开创性探索——重温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被引量:1
《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8期38-43,95,共6页郑莹 张彦博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重温《论十大关系》,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关于"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的精辟论...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工农业关系 《论十大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建国以来工农业关系的变化及其启示被引量:1
《理论建设》2013年第3期72-75,共4页凌弓 
新中国建立后工农业关系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大体由协调、失调再到协调,其跌宕起伏的演进过程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工农业关系 变化原因 经验 启示 
中国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工农业关系研究被引量:1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1期1-4,共4页熊伟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1BDJ002);河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调研课题(编号:SKL-2012-3149)
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在此进程中,立足于优先发展城市,发展工业,忽视了农村与农业的发展,造成城市与乡村趋向背离化、工农业关系的冲突和矛盾日益严重,工农业发展出现"两难"的格局,因此,有必要在城乡一...
关键词:城乡背离化 城乡一体化 工农业关系 
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中的工农业关系研究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25-128,共4页熊伟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省‘三化’协调中的工农业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L-2012-3149)
河南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重新审视了二元对立的工农业关系,致力于探求工农业关系融合的最佳方式,其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架设起工农业关系沟通的桥梁;城乡一体化格局,构建出工农业关系良性互动的外部环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则使得农...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三化”协调 工农业关系 
近年来工农业发展“以工哺农”研究成果综述
《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37-41,共5页高军峰 
河南省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中国工农业发展进程中‘两个趋向’研究";课题编号:2011BDJ002;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河南省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工农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编号:2011-GH-194);许昌学院2011年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我国工农业关系处于实施大规模"以工哺农"的时期,学界从多个角度围绕"以工哺农"展开讨论:以工哺农的理论有经济控制论、体制改革论、产业互动论和和谐发展论;"以工哺农"的方式有工业企业反哺、制度反哺、财政反哺、要素反哺和综合反哺...
关键词:工农业关系 以工哺农 主体 内涵 实施路径 
工农业关系重塑与安徽农业现代化
《农业工程》2012年第5期72-75,71,共5页杨国才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AHSK07-08D109)
工农业互动客观上要求这两大产业保持平衡发展。目前,安徽农业发展在产业组织变革、产业素质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和产业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大大滞后于工业发展。安徽缩小工农业发展差距的关键,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此,必须重塑工农两...
关键词:工农业互动 农业现代化 安徽省 重塑 
制度创新视阈下“以工促农”再认识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5期269-270,共2页吕晓萍 符永雄 
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必须着眼于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使工农业关系协调发展,这是贯穿现代化建设始终的根本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以工促农”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制度上的创新。
关键词:制度创新 以工促农 再认 视阈 传统农业 工农业关系 现代化建设 制度经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