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

作品数:321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天桥杜强强梅珍生倪梁康陈安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天成宜居科技有限公司韩城市司马迁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论语》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难易”还是“恭敬”:《论语》四章“难”究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51-53,共3页杜玄图 鲁杰 
《论语》“子夏问孝”等四章中的“难”,传统释读多作“困难”解。然就文意、文例与文献义来看,“难”当通“戁”,作“谨慎、恭敬”解。四章旨在强调“为孝”“为仁”应持有的态度,而非难易程度。
关键词:《论语》   恭敬 
《论语》中的诚敬之道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32期258-261,共4页张慧菱 韩丽华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哲学视阈下中国梦的哲学基础研究"(项目号16CZXJ10)阶段性成果
《论语》中的诚敬之道,包括礼义之道、诚信之道、恭敬之道、忠恕之道等内容。《论语》中的诚敬之道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礼义避免纠纷,诚信增加信任,恭敬赢得尊重,忠恕促进和谐。诚敬之道是建设和谐有序的美德中国和实现民族...
关键词:论语 诚敬 礼义 诚信 恭敬 忠恕 
从“敬事”印看儒家思想在夜郎地区的传播
《当代贵州》2018年第29期79-79,共1页李飞 
近读《论语》,其《学而篇第一》有记: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大意是治千乘之国,恭敬奉事,不忘诚信,节约财用,爱护百姓,根据农时使用民力。其中的“敬事”二字,今我想起2000年在赫章可乐第274...
关键词:儒家思想 传播 夜郎 《论语》 出土 爱人 恭敬 诚信 
小夫子们学《论语》的故事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16年第10期89-90,共2页
1.子游问孝。子曰:‘吟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大意】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
关键词:《论语》 故事 养父母 孔子 恭敬  
重拾儒家的落叶秋风
《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第34期82-86,共5页徐琳玲 
上课的铃声响了起来,一身褐色中褂、一头银发的秋风走到堂前,恭恭敬敬地对墙上的孔子像行礼,然后走上讲台,开始讲授《论语》研读课。学生们安静坐着,看着他的一举一动。
关键词:儒家 《论语》 孔子 恭敬 静坐 
《论语》那些事儿(十八)
《海峡儿童(读写)(3-6年级)》2012年第10期24-25,共2页
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道:“出门遇见人如同接待贵宾一样以礼相待,役使百姓要像进行大祭那样恭敬慎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关键词:《论语》 孔子 处世 恭敬 
孔子眼中的“孝”——从《论语》谈起
《华夏文化》2011年第4期51-52,共2页周泥杉 
“孝”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早在西周以前就已产生。孔子也十分重视“孝”,他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孝”进行了新的阐释,并对“孝”的内涵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在合礼的范畴下,以一颗恭敬之心去奉养父母;孔子还将“孝”纳入自己的“仁...
关键词:“孝” 《论语》 孔子 “仁”学 观念形态 养父母 范畴 恭敬 
浅谈《论语》之“孝”道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年第7期158-159,共2页崔冬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对“孝”道的论述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简单概括来说“孝”即子女秉承先道,赡养并尊敬父母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孝”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道德规范,是我们所遵循的基本的道德准...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恭敬 
《论语》“夫子温、良、恭、俭、让”片段赏析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2010年第4期11-12,共2页翟杰 
译文: 予贡说:“老师(指孔子)因为具备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尊重。”
关键词:《论语》 赏析 道德品格 统治者 孔子 恭敬 俭朴 谦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