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制度

作品数:361被引量:102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陶蕾李希昆桂萍朱洁张颖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现代化噪声治理体系
《科技导报》2024年第20期F0003-F0003,共1页
一、中国现代化噪声治理体系顶层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及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完善,标志着中国初步完成了现代化噪声治理体系顶层设计。(一)保障机制:政府责任制度、日标考核制度、公众参与制度、能力建设制度、违法举报制度。
关键词:顶层设计 公众参与制度 噪声治理 举报制度 考核制度 保障机制 噪声污染防治法 现代化 
提升设施品质 刷新城市颜值
《江淮法治》2023年第19期20-22,共3页潘勤 
加快城市慢行系统、无障碍设施和停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新建、改建、扩建市政设施,应当同步建设残疾人、老年人等无障碍设施;城市照明应当推广应用新光源、新材料、新技术;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
关键词:无障碍设施 市政设施管理 城市照明 公众意见 充换电设施 新光源 公众参与制度 同步建设 
论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区域治理》2023年第20期123-125,共3页王树博 
社会公众参与立法在我国已经成为普遍社会共识,但实践中仍存在缺乏便利性、公众参与形式的创新不足、追责机制缺失等困难。公众参与过程过于形式化,要想共识转变成现实,有必要对系统性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研究。本文从行政立法公众参与...
关键词:行政立法 公众参与 价值 信息供给 参与形式 
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探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93-96,共4页邸惠玲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保护受到社会重视,但由于缺少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不尽如人意,阻碍了社会发展。本文将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相关概念,研究公众参与制度的优化策略,调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环境 公众参与 制度完善 
浅析规划环评公众参与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101-104,共4页陈婷婷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以区域限批倒逼规划环评实施的法律困境及其破解,KYCX21_2740。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预防原则为指导,旨在从源头减少生态环境问题。公众参与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让公众认识到规划对于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让公众能够直观的了解到规划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效减少社会矛盾,是公众知情权的体...
关键词:规划环评 公众参与 制度完善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探析
《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第8期145-146,共2页李吉庆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层次不断进步,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劣。人们总是把环境治理的责任放在政府肩上,殊不知,只依靠政府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远远不足的,环境保护更需要每个公众参加进来。当前,我国未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 环境权 
观点
《中国不动产》2022年第4期60-60,共1页
推进城市更新相关立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更新的痛点难点问题要健全规划技术标准,使相关标准体系尽快适应城市更新的要求完善城市更新的公众参与制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以避免决策失误.
关键词:城市更新 规划技术标准 公众参与制度 决策失误 难点问题 
论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被引量:3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06-112,共7页刘清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法之社会权基础理论研究”(19BFX173)。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并没有完整建构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该制度的建构需要解决“公众是谁”“如何参与”“产生何种效力”3大核心问题。解答“公众是谁”,应当依环境利益相关和在场原则确认参与人。对相关环境事务享有环境利益...
关键词:公众参与 环境决策 在场 政府义务 环境利益管理权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区域治理》2021年第46期41-43,共3页艾萍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同时环境问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在了人们的视线里。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其地位同经济一样重要,虽然近几年环境问题已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
关键词:公众参与制度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探析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区域治理》2021年第33期58-59,共2页张涵 
作为城市与周边乡镇协同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城乡规划为发展的科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城乡规划成效的良好与否与城乡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公众的参与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公众对参与城乡规划的热情不高,且参与方式较为单一。因此...
关键词:城乡规划 公众参与 法律保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