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变迁

作品数:68被引量:10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向平王元林梅萍林晓邱霞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人类信仰活动与信仰变迁中的情感因素
《大庆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41-48,共8页周涛 高川晴 
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JDSZK039;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变化与提升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SJZDSZ009。
人类信仰活动与人类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情感是人类信仰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和心理动力;另一方面,人类信仰活动也为人类的情感需求、情感满足、情感发挥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依赖感...
关键词:信仰活动 信仰情感 信仰变迁 
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车臣人的信仰变迁:进程与特点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郑丽丽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9YJA752018)的阶段性成果;石河子大学中亚教育及人文交流研究中心项目(编号:ZYJY2021004)的阶段性成果。
北高加索地区作为俄罗斯的南部边疆,处于民族和宗教冲突的中心地带。伊斯兰教是北高加索地区车臣人最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本文主要探讨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车臣人历史上宗教信仰的变迁进程和特点。伊斯兰教在传入车臣社会的过程中...
关键词:俄罗斯 北高加索地区 车臣人 信仰变迁 本土化 
缕析周代信仰变迁 追溯传统文化之源——《周代的信仰:天、帝、祖先》评介
《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2期126-128,共3页张磊 田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齐鲁文化的形成与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研究”(22JJD770051);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西周中期青铜器与金文综合研究”(项目号:G321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竹简与大小戴〈礼记〉综合整理研究”(18BZS028)阶段性成果。
中国上古社会原始古朴而又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对中华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宗教信仰是整个人类历史的“文化本体或文化泉源”^((1)),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学者们筚路蓝缕,对上古宗教信仰的社会背景、本质内容、...
关键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化本体 信仰变迁 本质内容 汤因比 原始古朴 上古社会 宗教信仰 
从景教到儒道:元代礼店雍古部赵氏的宗教信仰变迁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4期131-137,共7页崔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东部佛教石窟题记文献整理与研究”(19BZJ021);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及教材开发创新研究”(GS[2020]GHB4789)阶段性成果。
元代礼店赵氏家族是雍古部景教信仰的一支名族。新近整理和发现的文献,为我们研究该家族的宗教信仰变迁提供了可能。从姓氏人名和文献内容分析,整个元代礼店赵氏仍保留有景教信仰的痕迹,呈现由强到弱的趋势。定居汉地后,先祖按竺迩开始...
关键词:雍古部 赵氏 景教 儒学 道教 
从原始崇拜到多重信仰——论匈奴的信仰变迁及其意义
《时代人物》2023年第3期256-258,共3页强晓林 
匈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自秦汉时期至十六国时期,匈奴的民族信仰产生了变迁。秦汉时期,匈奴人为原始崇拜,主要表现为祭天地、拜日月、崇祖先、信鬼神,以及相伴而生的巫与巫术。东晋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匈奴各部已变为民族交融下的多...
关键词:匈奴 信仰变迁 文化交融 
祖先信仰变迁与海南黎汉民族文化交融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7-22,共6页谷宇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基地项目“岭南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交往交流交融研究”(2020-GMG-007);校级科研启动项目“海南黎族民间信仰与仪式实践研究”(2021SDKYB050)阶段性成果。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生成的重要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海南杞黎家屋外祖先鬼祭祀到屋内神龛祭祀变迁的过程,阐明祖先信仰中的文化交融隐喻着现实社会中的黎汉关系,即汉族向中心山区杞...
关键词:黎汉互动 祖先信仰变迁 共同性 交往交流交融 
徘徊于菩萨与耶稣之间——崇祯宫廷信仰变迁及其影响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1年第4期699-713,共15页王启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项目批准号:17ZDA2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僧俗交往与晚明佛教史重构”(项目批准号18FZJ003)阶段性成果。
作为近世中国统一王朝君主的明季崇祯帝,曾尝试接近天主教,又因各种机缘回归本土信仰,这在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崇祯帝即位后信仰生活的考察,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使用中西文献,考证崇祯帝从尝试接触到崇奉天主教的确切区间...
关键词:天主教 佛教 崇祯 九莲菩萨 汤若望 
从宗教到宗族 丁氏家族的信仰变迁史
《中华遗产》2021年第7期50-65,共16页一介 
作为阿拉伯人的后裔,他们为何却背弃了宗教信仰?甚至追认汉人为祖先?泉州丁氏家族,从宋元时期一路走来,数百年兴衰嬗变,也见证着时易世化。一部家族史,半部泉州史。抵达泉州,我把此行的第一站,选择在距离晋江机场不远却鲜有人至的一处古...
关键词:陈埭镇 信仰变迁 晋江机场 晋江市 阿拉伯人 旅游 宋元时期 泉州 
“对话大足”——写生创作随笔
《金桥》2021年第5期93-95,共3页曹新刚 
已亥十月,往重庆大足,一行20余人。住开元观堂,游宝顶山石窟,观唐宋石刻之朴华浑厚,有感而发,作此篇。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为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从9世纪到13世纪的宗...
关键词:大足石刻 宝顶山石窟 石刻艺术 信仰变迁 移花接木 开元观 13世纪 
大理白族观音形象变化背后的信仰变迁研究
《大理大学学报》2020年第7期15-20,共6页杨斯斐 
云南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A2017QJ20)。
大理地区观音信仰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观音的形象出现了很多变化,有阿嵯耶观音、梵僧观音、观音老母、观音老爹等。解析这些不同形象形成的原因,实际上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思潮风尚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
关键词:大理白族 观音形象变化 信仰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