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金针虫

作品数:75被引量:13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牛赡光罗益镇姜兴印张吉旺李向东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保定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沟金针虫垂直活动特征
《应用气象学报》2024年第4期467-479,共13页赵花荣 任三学 齐月 张玲 田晓丽 杨超 胡丽丽 
河南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开放研究基金项目(AMF202007);甘肃省气象局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23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402)。
基于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9—2020年、2021—2022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沟金针虫在土壤中分层调查数据,引入虫口重量指标,结合虫口密度指标,揭示沟金针虫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为害-休眠动态变化,讨论沟金针虫在...
关键词:沟金针虫 垂直活动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田 
3种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小麦沟金针虫田间药效评价
《农药》2024年第6期454-458,共5页胡雪娇 葛亚菲 王宁 苑士涛 魏国树 
[目的]评价10%吡虫啉·高氟氯·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10%噻虫胺·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种子处理悬浮剂、11%丙硫菌唑·咯菌腈·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3种药剂对小麦沟金针虫的田间防效。[方法]3种种子处理悬浮剂于小麦播种期进行种子包...
关键词:吡虫啉·高氟氯·咯菌腈 噻虫胺·咯菌腈·苯醚甲环唑 丙硫菌唑·咯菌腈·噻虫胺 田间防效 沟金针虫 
不同杀虫剂复配对沟金针虫的毒力研究被引量:1
《现代农药》2023年第5期89-92,共4页王行军 
为了检验不同的杀虫剂混配对沟金针虫的毒力效果,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测定5种单剂及各复配药剂对沟金针虫的毒力。通过使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一共筛选出11组共毒因子高于20的组合,并最后筛选出8组共毒系数高于120的配比组合,高效氯...
关键词:农药复配 沟金针虫 共毒因子 共毒系数 
小麦金针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现代农村科技》2023年第10期46-46,共1页季艳刚 
金针虫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害虫之一,其中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这两类危害尤甚。小麦金针虫入侵的时间主要发生在越冬前和小麦返青时期。遭到金针虫侵害的小麦会在根部和地下茎处有断垄现象,在河北部分地区金针虫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
关键词:为害程度 种植密度 小麦返青 沟金针虫 土杂肥 小麦生产 细胸金针虫 不同土质 
秋季叶菜上有大龄幼虫难对付,怎么办?
《农药市场信息》2022年第20期58-58,共1页王申茂 
秋季叶菜常见的害虫有糟、沟金针虫、小地老虎、蚜虫、小菜蛾、菜青虫、菜、黄曲条跳甲等,除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方法外,还可用活芽孢100亿个/mL苏云金杆菌500~8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
关键词:黄曲条跳甲 生物防治方法 以虫治虫 小地老虎 沟金针虫 叶菜 鱼藤酮 小菜蛾 
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防治沟金针虫配方筛选与田间应用效果被引量:3
《植物保护学报》2022年第4期1233-1240,共8页何发林 孙石昂 谭海丽 孙晓 尚佃龙 姚晨涛 姜兴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0604)。
为筛选对地下害虫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具有增效作用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最佳复配组合,并评价其田间应用效果。采用浸渍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配比下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共毒因子和共毒系数,并...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 高效氯氟氰菊酯 沟金针虫 复配 共毒因子 共毒系数 田间防治效果 
40%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效被引量:4
《农药》2022年第4期301-304,共4页宋敏 陈晓枫 张田田 马冲 周超 
山东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1A42)“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关键技术”;广东省种子种苗健康管理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2021B1212050011);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鲁中地区花生化学农药减量化使用技术研究”(2019NS083)。
[目的]评价40%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采用种子包衣法于泰山区、新泰市2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悬浮...
关键词:噻虫胺 氯虫苯甲酰胺 花生 蛴螬 沟金针虫 田间防效 种衣剂 
48%噻虫胺SC种子处理对花生田沟金针虫的药效评价被引量:2
《天津农业科学》2021年第8期72-75,共4页王利霞 王淑枝 段爱菊 韩瑞华 郭党 刘顺通 张自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下害虫岗位(CARS-03)。
为测定48%噻虫胺SC药剂种子处理防控花生田沟金针虫的防治效果及筛选适宜的药剂用量,通过种子处理,在窒内对沟金针虫的药效进行测定并在大田花生收获期调查花生果危害情况测定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8%噻虫胺SC药剂8~12 mL·kg-1种子剂...
关键词:噻虫胺 种子处理 花生 沟金针虫 药效评价 
气候变化背景下麦田沟金针虫爆发性发生为害被引量:6
《应用气象学报》2020年第5期620-630,共11页任三学 赵花荣 齐月 田晓丽 杨超 胡丽丽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AMF202007);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1805);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17JR5RA344);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人才专项)。
近年华北地区大面积推行保护性耕作措施和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熟连续轮作种植,为沟金针虫创造了有利的取食和栖息环境。地处华北北部的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2018—2019年秋季、冬季、春季气温出现...
关键词:沟金针虫 虫口密度 虫口重量 为害原因 
小麦金针虫为害特性及防治措施
《新农业》2020年第16期50-50,共1页李相娟 
金针虫,鞘翅目叩头甲科,幼虫又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多食性地下害虫。河北省危害农作物的金针虫种类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金针虫幼虫期1~3年,蛹在土中的土室内,蛹期大约25 d。成虫体长8~9 mm或14~18 mm,依种类...
关键词:沟金针虫 成虫体 幼虫体 多食性 幼虫期 地下害虫 锯齿状 防治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